记者从合肥市蜀山区获悉,今年1月至9月,蜀山区130余家重点跨境电商企业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46.5亿元,前三季度总量已接近去年全年交易额,同比增长43.6%,总量排名合肥市第一。其中跨境电商交易额超2000万元企业42家、超亿元重点企业8家,新增跨境电商实绩企业20家。在蜀山区,跨境电商“买卖全球”更加通畅,也助力更多“中国制造”走出国门。
“大家抓紧,别误了工期。”在安徽(蜀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内,工作人员正在抓紧赶订单,备货交付海外。该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和光伏发电的研发和销售,今年3月,刚刚与阿里巴巴国际站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品牌出海项目。截至9月,该企业跨境电商交易额已突破亿元,主要向欧洲市场出口太阳能组件等光伏产品。
据介绍,近年来,蜀山区大力培育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圈”。推动跨境电商与产业深度融合,依托光伏太阳能、小家电等优势产业,培育了布诺太阳能、昇维太阳能等一批光伏新能源赛道的跨境电商标杆企业,聚集了合肥飞庐、仓秋等供应链企业,阿里巴巴一达通等知名跨境电商平台企业以及中外运、中国邮政等跨境物流运输企业。
该区电商企业大力发展海外仓,11家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建设、租赁海外仓51个,总面积43.73万平方米,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仓建设使用已覆盖纯自用型、自用+第三方型等4种类型,大大减少运输成本。
截至11月16日,合肥—阿姆航线共执飞78班次,货邮吞吐量12025吨,进出口货值超6.5亿美元,合肥本地货占比22.12%,其中跨境电商出口2443吨,占总出港货量高达37.31%以上。10月下旬,首趟跨境电商卡航从安徽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监管区发车。这辆装载着18吨跨境电商货物的卡车,在庐州海关关员的监管下进行报关后,全程卡车运输,顺利到达德国。
“这标志着安徽自贸试验区蜀山区块在完善国际多式联运体系和畅通区内企业国际物流通道上开展了进一步探索,并为合肥市新能源汽车、光伏等制造型产业的出口提供了新的物流渠道,同时为企业进口原材料、设备等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蜀山区有关负责人表示,线路常态化运营后,出境车辆将运送更多“合肥制造”走出国门,另外入境车辆将载运欧洲地区的酒水及生鲜食品进港,更好地满足双边国际物流运输需求。
(韩冰 宣振宇 孙雨静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