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师大教授张秉政著作入选《中国大运河生活图鉴》书香榜单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3-11-21 15:55:22

日前,《中国大运河生活图鉴——爱上大运河的128个理由》在2023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开幕式·主论坛上正式发布。其中,书香运河版块收录了淮北师范大学教授张秉政的《运河·中国:隋唐大运河历史文化考察》一书,对于淮北市努力擦亮淮北运河名城“金字招牌”,助推中国大运河文化“出圈”、共建共享有着较高的宣传推广意义。

《图鉴》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联合推出,中国新闻周刊出版。《图鉴》综合城市官方推荐、网络平台口碑与大众投票后,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值得一提的是,《图鉴》在撰写过程中还征询了多位大运河领域的专家建议,让这本推广潮流生活方式的图鉴兼具专业性。作为国内首本以生活方式视角呈现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的图鉴,《图鉴》以文字加图片的方式,串联起运河沿线城市的美食美景、风物精华,更有涉及大运河历史人文的博物运河与书香运河版块,为读者推荐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博物馆和大运河文化的相关书籍。

记者了解到,十年前,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为保护文化遗产,助力运河申遗,张秉政教授策划发起了一场行走隋唐大运河文化考察活动。历时3年时间,跨越五省、两个直辖市、30多个地市县,与文化学者、民俗专家、摄影家、新闻记者一起走完了隋唐大运河永济渠和通济渠。

《运河·中国:隋唐大运河历史文化考察》一书就是以隋唐大运河中的通济渠、永济渠为中心,记述了两渠的渊源和演变,考察了通济渠的古代风貌和沿岸风物。还用很大篇幅介绍了两渠沿岸约二十座承载历史温度和深度的名城,将隋唐大运河沿线曾经的景物风俗、历史画卷一一呈现出来,再现了一条已经堙没在历史和黄土之中的千年隋唐大运河恢弘壮丽的历史画卷。著作在唤醒历史的同时,还能让今人重新认识隋唐大运河沿线整体文化价值、自然生态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情感价值,极具原创性、开拓性,被业内专家誉为“隋唐运河纸上博物馆”。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