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花岗: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来源:肥西花岗 责任编辑:吴春华 分享到 2023-11-23 10:45:54

近年来,花岗镇人大主席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人大工作始终,围绕法定职责,发挥制度优势,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花岗镇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人大依法履职的风向标和动力源,畅通民主民意表达渠道,优化议案建议办理流程,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更好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强化履职平台建设。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活动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将其打造为民意表达、调查研究、交流学习、代表述职最直接的平台。全镇现有8个代表联络站,每月各固定一个工作日为群众接待日,制定人大代表定期接待选民制度并严格落实,所有县镇人大代表根据接待日定期回选区接待选民,并纳入代表履职档案考核。2022年以来,60余名人大代表共接待群众来访79次,梳理群众诉求和建议90余条,进一步密切了人大代表和群众的联系。

提高议案、建议办理能力。为各代表小组建立微信群,定期收集代表意见和建议,及时发放履职所需的学习材料,将议案、建议办理作为人大履职的重要抓手。在代表建议的提出、交办、督办等环节狠下功夫,实行政府交办、部门承办、人大督办、办情公开的办理机制,对重点代表议案开展定期督办并进行满意度测评。2022年以来,共办理“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和镇人代会议案建议60余件,满意率100%。

开展代表小组活动。镇人大主席团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据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确定年度代表小组活动主题,由主席团成员联系代表小组并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近年来,花岗镇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疫情防控、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等各项经济社会发展事业中,充分发挥了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全镇各项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花岗镇积极探索创新、强化特色挖掘、拓宽实践路径、拓展功能发挥,全方位多途径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探索,努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载体和亮丽品牌。

扎实推进“双问计”活动。该镇人大主席团每年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镇党委、政府重大决策决定,精心选择热点议题,问计于代表,代表再问计于群众,及时传递群众呼声,汇聚代表和群众智慧。2019年将回迁安置作为“双问计”议题,2020—2023年,分别将征迁政策调整、国有住宅回迁安置、经营性用房安置、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机制作为“双问计”议题,通过走访群众、收集民意,四年来共梳理出“双问计”专题意见建议80余条,为政府聚民智、群众踊跃建言提供了渠道,促进镇党委政府作出的决策更加科学民主。

着力打造村民议事品牌。在该镇粉坊村、芮店社区和大黄村等分别打造了“棠梨议事厅”“老浒议事”“大黄生产队”等群众议事品牌,全镇各村都建立了由“五老”人员和新乡贤等村民组成的议事队伍,走组入户解决矛盾难题,参与协商村级事务,听民意、汇民情、聚民智,保证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先后收集群众建议80余条,为群众解决诉求130余件,矛盾调处50余次,做到了群众的“话”有人听、群众的“事”有人管、群众的“难”有人解,激活了基层治理内在动力,也保证了党委政府在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

全面推进民生实事票决制。连续2年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票决产生12个项目,惠及群众2.2万人,投入资金980万元。首先由各选区代表摸排群众需求,报备项目至镇人大办公室,镇人大办公室组织县、镇人大代表小组到各村(社区)进行走访、座谈和调研,深入分析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最后召开镇人大主席团会议研究确定人代会票决项目。项目实施后,由县、镇人大代表小组包保监督票决项目进展,做到代表在项目备选、项目选举、项目监管、项目验收等环节全过程参与。

切实增强民主监督实效。每年人代会,该镇人大主席团选择2至3件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或关心的领域,如乡村振兴、征迁安置、大建设等,由镇政府在人代会上作专题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切实增强了代表对政府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加强对基层站所的监督,每年选择3至4个基层站所,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民主评议工作,聚焦依法履职、工作质效、服务群众等6个方面,通过发放群众满意度测评表、现场调研和专题述职等方式,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强化基层站所建设效能,切实提升基层职能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

接下来,花岗镇人大主席团将切实增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充分发挥代表履职主体作用,加强全过程人民民主宣传,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贯彻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不断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花岗实践取得良好成效。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