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合肥市林园部门获悉,近期有市民捡到一只受伤“落单”的白天鹅。目前,这只白天鹅已得到救治,并被安置在滨湖森林公园,待其恢复健康后放飞。
经合肥市包河区林业工作人员确认,本次被救助的白天鹅学名为大天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全球易危物种。据介绍,白天鹅是一种候鸟,主要生活在多芦苇的湖泊、水库和池塘中,以水生植物的根、茎、叶、种子,及软体动物、昆虫、蚯蚓等为食。“这种鸟儿性情和顺,喜欢成群活动,善于飞翔和游泳,也能在地面行走。”据合肥市林园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白天鹅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除夏季外,其他季节均能产卵繁殖。“刚出壳的小天鹅毛色灰白色,几天后即可下水游泳,几个月后毛色逐渐转变成白色。”
本次得到救助的白天鹅系未成年的幼鹅,全身为灰白色,翅膀有轻伤而无法飞行。救助人员随后对其进行清洗、喂食及驱虫,并将其送到滨湖森林公园与其他天鹅共同饲养。“等到它恢复健康并达到放飞条件后,就放归大自然。”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合肥市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不少珍稀鸟类纷纷来到滨湖湿地公园等地栖息停留。据统计,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合肥巢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内共记录到鸟类14目39科98种,监测点、样线记录到鸟类 20367只。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2种,为青头潜鸭和黄嘴白鹭;国家Ⅱ级保护鸟类7种,为斑头秋沙鸭、小鸦鹃、白琵鹭、红脚隼、燕隼、白尾鸥和普通鵟;安徽省地方重点保护类40种,包括普通鸬鹚、赤麻鸭、绿翅鸭、罗纹鸭等。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 图片来自合肥市林园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