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2月8日从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12月17日至20日,第三届(2023)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将在合肥的安徽创新馆召开。
展览展示、推介和交易项目近万项,规模创历届之最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刘红斌介绍,本届交易会由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指导,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牵头,安徽省教育厅、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合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安徽建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科大硅谷、安徽创新馆承办。
会议主题为“促进产学深度融合携手创新共赢发展”。目前,已报名参展参会高校269所,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134所,双一流高校占比49.8%,会议现场计划组织展览展示、推介和交易项目近万项,规模为历届之最。届时将有多位院士和50多位高校校领导出席大会。
目前已确定现场参展参会专家1200余人,来自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企业代表2000余人。经高校推荐,会议现场计划组织展览展示、推介和交易项目近万项,其中重点展示推介项目1500余项,重点发布高校存量高价值专利300项,重点路演交易项目100项,已确定重大签约项目15项,项目金额38.2亿元。这些成果与我省十大新兴产业高度契合。
本届科交会将举行开幕式、企业重大技术需求揭榜挂帅项目发布、高校可转化高价值专利技术推介、高校科技成果项目路演及现场签约、高水平大学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大会等重要活动近20场次。将设立“高校可转化高价值专利成果”“‘双一流’建设高校重大创新成果”“科研实验设备”等特色展区,线上线下展出高新技术成果和高科技实物产品。同时,还组织和邀请全国技术经理人和投资人、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企业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开展线上线下专场对接洽谈。
聚焦新兴产业,组织行业龙头和专精特新企业参会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王灯明介绍,省经信厅积极组织行业龙头、专精特新企业参会,全力推动校企开展对接洽谈,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聚焦十大新兴产业、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遴选出包括明天氢能、奇瑞汽车、芜湖钻石航空发动机、壹石通材料科技在内的106家具有技术需求意向的行业龙头或专精特新企业代表作为大会开幕式嘉宾。
同时,组织全省1600家左右科技型企业开展现场对接洽谈。拟于12月18日、19日,分三个批次,每批次组织500家企业前往创新馆开展供需对接洽谈。
另外,从千余条企业意向性合作项目中,遴选出具有前沿性且产业引领性强的项目207条。例如赛拉弗能源有限公司的210mm大硅片电池组件研发技术攻关项目将助力光伏企业拥抱“大尺寸、高功率”的浪潮,推动光伏发电技术迭代;明天氢能有限公司的高效率燃料电池集成与控制研究项目将推进氢燃料电池应用等。
我省还依托工信部国家级“双跨”平台——羚羊工业互联网,开展线上校企供需对接,目前已有上百所高校通过平台发布上万项科技成果。
安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为什么本次会议放在安徽举办?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储常连介绍,我省充分发挥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原始创新策源地的作用,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首先,原始创新实现新突破。近五年,全省高校主持和参与项目获国家科技三大奖近20项,其中省属高校牵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实现零的突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墨子号”量子卫星、“祖冲之二号”“九章二号”量子计算机等亮相国家“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安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领域科技创新共性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医科大学瞄准炎症免疫性疾病、生殖与再生、重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等领域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安徽理工大学首次获批“深地工程多场耦合动力灾变试验仪”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其次,自主研发取得新进展。我省已获批建设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中,高校牵头或参与建设的有1家国家实验室,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3个大科学装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先进光源、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装置、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联合攻关研制世界首台套医疗级无线智能超高清腔镜系统。安徽大学完全自主研发量子计算用极低温稀释制冷机。
另外,产教融合展现新作为。启动高峰培育学科建设,联合地方政府围绕产业链、创新链配置学科链,每个市最少建设2个应用型高峰学科支撑当地产业发展。目前已立项76个学科,其中83%直接服务于我省十大新兴产业,获支持经费38亿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依托先进技术研究院培育企业301家,推进科大硅谷建设,共建科技商学院,形成国盾量子、科大讯飞等新兴产业集群,助力安徽打造量子中心、中国声谷等世界级产业地标。安徽理工大学攻克瓦斯全浓度利用世界性难题,填补了该领域国内外技术空白。
此外,成果转化迈上新台阶。2022年全省高校立项横向项目9286项,同比增长15.8%,争取企业经费29.6亿元;获授权专利10264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243项;签订技术转让合同919项,同比增长37.8%;转让金额2.93亿元,同比增长289.9%;其中,专利转让693件,同比增长22.9%,转让金额2.3亿元,同比增长355.8%。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戴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