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记者从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获悉,近日,省科创金融改革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印发《高成长性企业信贷融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启动高成长性企业信贷融资支持计划。
高成长性企业信贷融资支持计划,是继全国首创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后,安徽在“科技金融”方面推出的又一项创新举措,旨在进一步完善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体系。
扩大贷款额度
延长贷款期限
哪些企业属于“高成长性企业”?《工作方案》明确,结合高成长性企业特征,明确定性和定量评价标准,综合考虑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税收、研发投入等指标,重点从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筛选。科技、经信等部门分别遴选入库企业,依托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立高成长性企业库。建立企业名单动态调整机制,每年开展一次集中遴选和审核。
对于高成长性企业,安徽将提供一系列信贷融资支持政策。
在扩大贷款额度方面,安徽将引导银行机构建立符合高成长性企业特点的授信评价标准,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人才团队、市场成长性等指标转化为授信额度,研发高成长性企业专属信贷产品。将高成长性企业全量纳入“共同成长计划主体培育库”,鼓励银行机构优先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探索更多的远期权益实现方式,将贷款额度提高到5000万元以上。
在延长贷款期限方面,深化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服务模式,通过内嵌年审制、预审制、循环式等方式,加大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对高成长性企业兼并重组、科技创新及产能扩大等发放并购贷、研发贷、项目贷。鼓励省、市、县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通过联保、分保等模式,加大对高成长性企业3—10年中长期贷款的担保力度。
强化政策支持
优化融资对接
《工作方案》还明确,强化政策支持,升级风险补偿,省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单列规模,对高成长性企业中长期贷款给予风险补偿,单户企业可达5000万元。提高风险容忍,银行机构、担保机构可在同期各项贷款不良率、“政银担”业务平均代偿率的基础上予以放宽。引导银行机构、担保机构出台尽职免责规定,对高成长性企业贷款、担保风险处置给予更宽松的责任认定。
优化融资对接,在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开设高成长企业融资服务专区,统一提供信贷融资对接服务,银行机构48小时内予以响应。结合数字化“五进”活动,由地方政府组建针对高成长性企业的“金融顾问”团队,定期开展现场走访,帮助企业制定融资计划。
为保障政策落地见效,工作方案还要求,开展银行机构高成长性企业贷款业务监测,重点监测入库企业贷款需求响应率、贷款户数覆盖率、户均贷款额度、户均贷款期限等情况。将高成长性企业信贷融资工作纳入全省金融重点工作调度范围。将银行机构高成长性企业贷款纳入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评价范围。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李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