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安徽两会|省人大代表李长娟: 建议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4-01-22 15:14:47

“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省人大代表李长娟说,长期以来,我国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国民只注重“优生”却忽视“优死”,向来避讳不敢直面“死亡”话题,从小对生命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


“如何在无法回避的生命的沉重与脆弱的冲突中发掘并整合生命意义,使个体生命最大程度地成就自我,这是当前中小学教育遭遇的重大问题。”她表示,将生命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

“强化中小学生命教育,培育课程体系。”李长娟建议,将生命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她表示,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生命教育分学段纳入学校教育。

李长娟建议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修订相关教材和组织编写生命教育普及读物,在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挖掘显性和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按照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生命教育,全面提升国民敬畏生命、增强学生爱生、护生、觉悟生命和提升生命境界的能力。

“应当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展专题生命教育。”李长娟建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阵地,各级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类青少年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拓展学生的生活技能训练和体验。在动物园、植物园、自然博物馆、绿地和农村劳动中,让学生感受自然生态保护和休闲对促进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体验、实地训练、志愿服务等形式,培养学生在遇到突发灾难时的人道主义救助精神。

“除了学校教育中的常规生命教育之外,还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视节目、互联网传播等多元方式举办各种丰富生动的生命教育专题或讲座,面向社会大众普及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慈悲生命、觉悟生命的教育。”李长娟表示,通过一系列举措,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尊重生命、理解生命、救助生命、热爱生命的文化和氛围。(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汪漪 任逸玮 文/摄)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