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普通高中(县中)是县域基础教育的龙头,办好县中对巩固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带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和人才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伴随着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这一大的背景,高中阶段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将面临一系列的重要改革和变化,给欠发达和脱困地区普通高中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来自望江县的省人大代表甘启斌说。
甘启斌告诉记者,他在调研中发现,望江县域内共有公办高中5所(县主城区3所、乡镇区2所),2023年底在校学生近9000人。“办学条件还有不少短板,比如功能教室配备不到位,学生宿舍条件简陋,艺体中心建设严重滞后;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教师住房保障能力弱,年轻教师难留住,近五年来教育系统骨干流失404名,其中研究生学历21名;教育投入仍然不足,一所高中目前仍有历史债务近2000万元。”甘启斌说。
他建议,加强对脱贫地区县域普通高中重点支持。在省级层面出台政策措施,把县中发展提升工作作为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重大举措,积极推动解决县中发展提升面临的生源和教师流失比较严重、基础条件相对薄弱、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整体提升县中办学水平,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同时,他建议实施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及时修订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完善普通高中学校建设要求,更好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需要。继续实施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项目,重点支持改善脱贫地区县中基本办学条件,特别是对照国家新课程改革关于推进选课走班等新要求,对于开齐上好全科课程所需的教学和实践场所进行统筹规划,加强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实验设备与信息化教学条件建设,支持脱贫地区加强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建设,确保办学条件能够满足新的要求。
“按照加速融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新要求,在巩固省域内县中托管成果基础上,积极引进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整合优化各类帮扶力量,为脱贫地区县中提供教学、教研、信息化、管理等全方位支持,互派管理人员双向交流、互派教师轮岗交流,推动省域内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整体提升,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他表示。
他认为,应当健全普通高中教育投入机制。建立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动态调整提高机制,尤其是建立完善向欠发达和脱贫地区县中倾向政策。坚持分类施策、“一校一案”,积极有效帮助县中化解历史债务,加速县中可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稳定教师队伍、留住人才,他建议做好教师待遇保障,安排农村边远地区县中教师生活补助,促进师资力量区域均衡。同时,健全教师补充激励机制。推进实施公费定向培养大别山连片脱贫地区中小学教师计划,为县域高中学校精准培养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层次学科教师。(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汪漪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