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陈家圩段整治后。马鞍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安徽芜湖的十里江湾人民公园常年景色宜人,在这里,下棋的老人、散步的情侣、欢乐的孩童,构成一幅“十里江湾”画卷。公园里的滨江滩涂风貌区,时常吸引新人前来拍婚纱照,很是甜蜜。
芜湖十里江湾人民公园:
群众休闲健身观光新热点
上个世纪末,南起澛港大桥,北至青弋江口,10.4公里的芜湖江边,密布着200多个非法码头、300多家船舶中介,排污、野蛮施工等乱象丛生,影响当地居民正常生活,更影响芜湖全市的饮用水安全。
2017年以来,芜湖市借中央环保督察东风,下大力气对十里江湾及上下游非法码头修造船厂、非法采砂点进行拆除清场,清理垃圾1800余吨,拖离拆解船只120余条,释放长江干流岸线近30公里,腾出滩涂陆域面积6000亩,完成植树造林11600亩,长江岸线1公里范围内应绿尽绿,十里江湾已成为人民群众休闲健身观光的新热点。
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江江豚数量不断增多
记者来到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工作人员正在给人工养殖的11头江豚投喂食物,许多家长正带着孩子一睹江豚“笑颜”。据悉,在此之前,这里刚刚诞生一头江豚幼崽。
长江江豚是全球唯一江豚淡水亚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称为“水中大熊猫”“微笑天使”,是长江健康与否的“指示器”,种群极度濒危。
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室主任张西斌告诉记者,该保护区全长58公里,2006年保护区的江豚数量为40头,目前已增长到60多头。“近年来长江生态保护成果非常显著,特别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江豚数量的增多。”
自2021年6月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共同牵头,支持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人士开展为期5年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以来,多个民主党派组织专家前来保护区调研。张西斌认为,民主党派参与长江大保护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铜陵市委会主委郑晓艳说:“对长江沿岸(铜陵枞阳段)开展大保护民主监督,不但拓宽了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新途径,也为我们在长江大保护方面提供了更多的知情建言、参政议政、推动发展的有效渠道,增强了全社会参与长江大保护的力量。”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硕果累累,民主监督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铜陵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蒋宁介绍,下一步,铜陵市委统战部将按照中央及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继续做好专项民主监督工作的服务保障,共同筑牢长江下游生态屏障,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池州港507码头:
时尚与传统交织互融
池州港507码头于1970年开始筹备建设,1972年竣工,是上海后方基地的专用码头,它的建设提升了池州地区港口吞吐能力,加快了港口建设步伐。
曾经的池州港507码头破败不堪,垃圾成堆。如今,得益于池州市滨江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这里一派水清、岸绿、景美、怡人的景象。漫步其中,时尚与传统交织互融。映入眼帘的是草坪、健身广场、儿童乐园,一个个现代艺术街景点缀其间,为城市增添了几分活力。
“滨江生态修复项目实施过程中,民主党派成员积极建言献策,根据他们的建议,我们增添了一些游乐健身设施及老人活动区域,民主党派成员来自各行各业,集中了各方面的智力资源,对公园功能设施的完善起到促进作用,老百姓很满意,现在来公园的游客也多了。”池州市住建局重点处工作人员唐昊说。
马鞍山长江东岸:
华丽变身5A级旅游景区
马鞍山是一座山水相间的生态之城。城市依山环湖拥江而建,素有“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的美誉。该市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为突破口,实施长江两岸综合整治,向山矿区生态修复和绿色转型发展,薛家洼、浮沙圩、凹山矿坑等发生巨大变化,成为网红打卡地。长江大保护也让马鞍山长江东岸实现从脏乱差到5A级旅游景区的华丽转身,游客纷至沓来,文旅业态日益繁多。
专项民主监督“期中”答卷:
坚持问题导向 深入调研真监督
据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介绍,近年来,安徽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到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过程,组织开展长江安徽段“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新一轮提升工程,长江安徽段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2022年,安徽省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达92.8%,连续三年超九成,环境信访事项办理群众评价得分由2017年全国第14位上升至全国第4位。
在中共安徽省委统战部牵头支持下,2022年起,安徽省无党派人士首次参加长江(安徽段)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作为安徽省知联会副会长、安徽省无党派人士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组组长,罗宏深知无党派人士参与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的重要性。接到任务后,罗宏全面系统谋划民主监督工作,从五年工作实施方案、年度工作计划、调研提纲和方案等的审定,到具体工作实施、形成调研报告成果等,先后组织赴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开展监督调研,建立一支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省直部门管理人员、科研院校和企业专家学者组成的民主监督专业团队,积极推动调研成果应用转化。
“我们在民主监督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研真监督,不断加强对一些制约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期性、普遍性、关键性问题的调研,努力提出高质量建言,推动实现民主监督工作由‘打基础’向‘上水平’阶段稳步迈进。”罗宏说,在监督中促进学习、在监督中增进共识、在监督中提高能力,向中共地方党委政府反馈意见并提出解决的思路对策。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进程过半,已进入攻坚阶段。此间,八百里皖江正书写着专项民主监督“期中”答卷。
对口监督党派 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
致公党中央以“智”谋“治”
守护皖江一波碧水
在距地约七百公里的高空中,观测卫星正勤勤恳恳地工作着。
利用“千里眼”,它们夜以继日地拍摄着长江流域安徽段的照片,不同的是,这些照片没有精巧的构图和美丽的画面,传递到研究中心后,所有景色和数据都被绘成了一幅幅层次分明、清晰易读的遥感影像图。
植被覆盖率、湖泊总磷含量、悬浮物数量……将所有影像图连在一起,这些“星星”刻画出了致公党开展安徽省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的每一个脚印。
“2021年至今,我们全程结合了卫星遥感技术对长江安徽段进行实时监测,为民主监督提供科学依据,”致公党中央参政议政部部长郑业鹭说。
致公党中央启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后,首先制定了一份“五年规划”,标出农业面源污染、城镇污水处理、血吸虫病防治等十个重点领域,作为后续行动的指引。
“第一年,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建立各项机制,全面、详细地了解安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情况,”郑业鹭说。在致公党中央委托下,由致公党中央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高级专务顾行发团队搭建起的“天汇地球-长江督察版”遥感监测平台,就是帮助摸清情况、实时观测变化的有力工具。
进入这个在线平台,能够看到各个城市当下的绿化水平,也能了解一年前长江干流中叶绿素a的浓度如何,从而做到每个举措“对症下药”。“卫星遥感有高频次、长时序、大范围的优势,能够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长江大保护工作进展,为民主监督提供信息支撑。”
在长时间的跟踪观测中,“星星”们看到的其中一个变化,是合肥、黄山等城市水体污染程度的下降。
帮助实现这一点的,有工业园区中建起的一座座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有不断推进的废弃矿山修复行动,也有致公党专家对世界各国水生态环境治理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后提出的建议。
“致公党是具有鲜明侨海特色的参政党,我们在工作中也注重运用国际视野,其中之一就是开展河湖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比较研究”,郑业鹭说,“顾行发、安雪晖、胡德胜、侯鹏、高大明、魏军林、王军、孙钰、张永利、赵冠群等十位致公党专家学者对比了多瑙河、泰晤士河、塞纳河等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河湖生态环境治理做法,从政策法律、管理规划、监测及生态修复技术、污染治理等角度,提出了以法治化、标准化、技术化推动依法、科学、精准治污,建立完善流域间多层次、多元化的协调机制,重视基础研究,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难点攻关,加强制度保障和资金保障,推动公众参与等多条针对国内河湖治理和保护的相关建议。”
三年来,除了天上的“星星”在观察着长江的种种变化,地上的人们也走到了河流边、田野里。
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的农药残留危害土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沈仁芳组织团队对沿江五市的农业面源污染开展调研;长江铜陵段是江豚的家园,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徐旭东连续多年提议将江豚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2023年8月,铜陵市再现江豚嬉戏的场景在短视频平台上流传,让不少动物保护者感到欣慰。安徽省也建立了全省智慧长江综合管理系统,陆地观测卫星和摄像头、雷达等设备一起搭建的数据库,将能够为水位监测、违法处置等工作提供更加协同的统一平台。
“五年计划”走到第四个年头,致公党的民主监督工作重点转向城镇、工业、船舶港口的污染防治,“星星”的视线也仍在不断记录着、期待着长江的每一次变化。(作者 王曦泽)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西明:
以民主监督的实效 共同守护一江清水
安徽马鞍山薛家洼生态园已成“城市会客厅”、芜湖十里江湾蝶变成网红公园、“水中国宝”江豚追逐嬉戏于长江……近年来,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深入推进,长江沿岸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
在这一幅幅徐徐展开的大美长江图背后,民主监督同向发力,凝聚起了长江生态保护的合力。
2021年6月,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共同牵头,支持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开展为期5年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在安徽,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多次作出批示,省委、省政府多个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文件都把支持致公党中央对口安徽省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作为重要内容。
“扎实做好长江(安徽段)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要准确把握民主监督性质定位,发挥特色优势,查实情、建真言、献良策,帮助各级党委和政府改进工作的同时,积极发现好典型,总结好经验。”中共安徽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西明强调指出。在支持配合致公党中央对口安徽省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中,安徽各有关单位和地方以坚定的政治站位、务实的工作举措打好民主监督的“配合仗”、整改落实的“主动仗”。
长江大保护,共抓是关键。“安徽积极部署联动梯次推进,让民主监督走得深走得实。”张西明说。据介绍,安徽同步开展了各民主党派省委会、无党派人士对口长江(安徽段)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聚焦长江干流(安徽段)流经的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5市以及合肥巢湖,突出“禁新建”“减存量”“关污源”“进园区”“建新绿”“纳统管”“强机制”“生物多样性保护”等8个方面内容开展专项民主监督。
与此同时,强化落实、抓好问题整改。例如,致公党中央指出安徽省存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性不足等问题,推动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统筹安排资金500万元,建立了全省智慧长江综合管理系统,目前已初步实现沿江5市数据通联。
“支持配合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是政治责任、系统工程,专业性强、期望值高。”张西明表示,下一步将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把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推深做实,用新的成效助力谱写好长江(安徽)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记者 吴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