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中国好人”吴明英:“大妈妈”让“折翼天使”重新绽放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4-03-25 12:13:38

在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四褐山街道管山社区,有这样一位不离不弃精心照顾失智儿童的“大妈妈”,她像一缕阳光,让孩子们感受到人间温暖,她就是“阳光家园”的辅导老师吴明英。十七年来,吴明英始终坚持善行善举,义务承担失智孩子的康复训练和教育托养工作。在她的精心教育和悉心照料下,先后有38名失智青少年通过康复训练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学习,不同程度重新融入社会。去年9月,吴明英荣登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被评为助人为乐“中国好人”。

义务助残,“大妈妈”播撒“爱的种子”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自强不息的吴明英从不向命运折服。六岁那年,年幼的吴明英由于天生的小儿麻痹症导致左手落下了残疾。上学后,吴明英因为左手不方便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遇到困难,但是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让她感受到了温暖。“长大后我也要帮助残疾人”,一颗善的种子在她心中悄悄种下。

“因为经历过风雨,才更想为他们撑起一把伞。”2007年4月,她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来了。管山社区建立了工疗站,由于成立初期没有经费补助和资金保障,残疾专委的人选始终找不到。吴明英得知后,自告奋勇担任工疗站的残疾专委,不要任何报酬,义务负责智力障碍学员的康复训练和教育托养工作,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大妈妈”。

对本身左手残疾的吴明英来说,繁重的康复训练工作,她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阳光家园里,吴明英会根据每一个孩子的情况进行精细化教育。有一次,吴明英到学员海子婷家里家访,三伏天里,海子婷的房间却连一台风扇都没有。看着这个失去妈妈的瘦弱女孩身上被蚊子叮满肿块,吴明英心疼不已,当即把海子婷接到自己家生活,无微不至地照顾她。之前缺乏自理能力的海子婷逐渐学会了自己洗澡、洗衣服、微笑着打招呼。突然有一晚,她对着吴明英喊了声“妈妈”,这一声在吴明英心里融化。

默默坚守,不离不弃浇灌“爱的花朵”

2009年,管山社区在工疗站的基础上申报了全国阳光家园,并顺利通过,学员人数由最初的4人增加到了38人。“我很喜欢大妈妈,我一辈子都感激她。”学员小婉已经毕业,但她总是记挂着“大妈妈”,常常与吴明英打电话聊天。通过文化、康复、交流的不断学习,他们渐渐融入社会,其中一名学员更被当地一家知名企业录用,还被评为优秀员工。吴明英最初的愿望一点点实现。    

吴明英常说,在这些孩子中,有很多都生活在单亲家庭里,不仅需要爱,还需要专业能力,她必须要时刻了解孩子们的状态,从而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学方式。每逢节假日,吴明英都会带着孩子们走上街头去做志愿者,引导他们爱护环境,帮助老人做家务,懂得孝敬父母……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城市的变化,将来有一天能够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这才是她最大的心愿。

“尽自己最大努力康复更多的孩子,帮助她们早点回归社会。”吴明英始终坚信特殊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多年来,她先后捐赠4万余元资助学员,自费带领学员参观自然文化景点,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孩子们一日日成长,吴明英两鬓日渐斑白,她说:“哪怕没有一分钱,只要我还能走得动,我就会一直教他们、照顾他们,因为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志愿前行,十七载春秋延续“爱的传递”

生命虽然给吴明英铺开了一条布满荆棘的路,但是她却通过志愿服务让爱一直延伸下去。现在的她尽管已经66岁了,但仍初心不改,不仅是失智孩子的“大妈妈”,还是管山社区残疾人康复协理员。她坚持每天为前来锻炼的残疾人指导按摩动作,并做好康复训练记录。此外,吴明英还对特殊家庭进行入户走访,遇到比较困难或是有家人生重病的家庭,她还会从自己的退休金里慷慨解囊。

近年来,吴明英积极发挥“好人效应”,带动越来越多居民向上向善。2022年5月,管山社区成立吴明英好人工作室,20余名群众踊跃加入,组建了金色阳光志愿服务队,开展扶残助残、扶老助困、好人巡讲及“干净路段”认领等多项惠民暖心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受益人数800余人。吴明英曾获评全国十佳“最美家乡人”、中国好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吴梦君)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