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超百亿!安徽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融企对接会举行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4-03-27 10:18:47

3月26日下午,2024年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融企对接会在合肥市举办。本次会议通过搭建融企对接平台,金融赋能,更大力度助推安徽光储产业高质量发展。16家金融机构负责人,各市光储办负责人,以及全省100余家光储领域企业代表参加会议。当天,共有4家金融机构与12家企业签约112亿元。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冯克金介绍,2023年,安徽光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全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实现营业收入2967.4亿元,首次跃居全国第3位;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801亿元。其中,安徽光伏玻璃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逆变器产量占全国1/3、组件产量占全国近1/4;储能型锂离子电池全年产量达到11.3GWh,同比增长55%。

从营收规模看,行业龙头相对集聚。2023年全省光储产业营收超亿元企业230家,超10亿元企业86家,超百亿企业12家,百亿企业实现营收2800亿元,占光储产业比重超75%。全球出货量前10的企业中,有7家光伏玻璃、6家组件、4家电池片、2家逆变器、1家储能电池企业和1家储能系统集成企业在我省布局。

从主要环节看,产业链条比较完整。光伏产业涵盖上游(装备和材料)、中游(电池、组件、逆变器)、下游(系统集成和应用)等关键环节,储能产业涵盖上游(设备和材料)、中游(电池制造)、下游(储能系统、应用及服务)等关键环节,产业链条相对完整,联系紧密、协作配套的产业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从区域分布看,集群发展态势明显。合肥、滁州是我省光伏企业主要集聚区,现有企业123家,占全部企业数量的43.5%,全省营收规模的81.4%;各自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和良好的产业生态。储能产业主要集中在合肥市,现有企业30家,占全部企业数量的15.1%,全省营收规模的47.8%;集聚了全省54.8%正极材料、30.8%隔膜材料、50.9%储能系统产能。

从海外布局看,2023年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实现出口480.2亿元,同比增长28.3%。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出货量居全球第一,国轩高科完成欧洲、北美、东南亚多个海外基地布局。

会上,省工信厅(省光储办)还发布了全省光储产业重点企业清单、重点项目清单和融资需求清单,与部分金融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及企业(项目)现场进行了推介,并签订融资协议超100亿元。“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供需对接平台”也宣布正式上线。(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徐宏博)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