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记者从合肥市医保局获悉,根据国家、省统一部署安排,3月28日起,第九批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在合肥落地实施;同时,自4月1日起,合肥市第二批普通医用耗材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将正式落地执行。
九批国家药品集采
41种药品平均降价58%
本次国家集采共涉及41种药品,平均降幅58%,政策落地实施后将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本次集采范围涵盖抗感染、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精神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以及急抢救药、短缺药等重点药品。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注射用特利加压素,以1毫克为例,从集采前314.6元/支降至中选价格16.56元/支,价格降幅达95%。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来那度胺胶囊,每粒从集采前平均约182.8元/粒降至13.7元/粒,每月可节约药费3550元左右,患者负担明显减轻。治疗心律失常的胺碘酮注射剂、用于抢救休克的多巴胺注射剂、用于催产的缩宫素注射剂等5种短缺药品和急抢救药品,通过“带量”采购方式稳定企业预期,实现了保障供应与合理降价的多元目标平衡。
据了解,此次集采合肥市共有158家医疗机构参与,协议采购总量约648万片(粒/袋/支),预计年节约资金约1800万元。本次集采品种采购周期统一自2024年3月28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采购协议一年一签,下一采购年度约定采购量原则上不少于该中选产品首年约定采购量。采购周期内若提前完成当年约定采购量,超出部分中选企业仍按中选价进行供应,直至采购周期届满。
截至目前,合肥市已高质量落地实施了9批共374种药品的国家集采结果,有力减轻了群众的用药负担。
合肥市第二批普通医用耗材集采
5种耗材平均降价60.18%
自4月1日起,合肥市第二批普通医用耗材带量采购中选结果正式落地执行。
本次集中带量采购5个品种平均降价幅度为60.18%,其中一次性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包平均降幅58.04%,最高降幅69.32%;高分子夹板平均降幅80.68%,最高降幅83.16%;无针输液接头平均降幅85.03%,最高降幅89%;留置针贴平均降幅64.34%,最高降幅75.19%;输液贴平均降幅12.31%,最高降幅20.4%。带量联动采购医用胶片类医用耗材平均降幅55.74%,最高降幅75.85%。按医疗机构约定采购量计算,预计年节约采购资金1900万元。
合肥市医保局自2020年以来持续推进市级药耗集中带量采购工作,组织实施了一批全省药品集采、一批市级联盟药品集采,两批普通医用耗材集采,成为国家、省药耗集中带量采购的有力补充。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吴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