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合肥市轨道集团发布消息,该市最长的轨道盾构区间贯通。与此同时,8号线一期即将迎来“短轨通”,“电通”也在积极推进中;6号线一期已贯通29条单线隧道。
据介绍,合肥轨道交通于2012年正式开工建设,至今已建成投运200公里。那么,合肥最长的轨道盾构区间在哪儿呢?答案:新桥机场S1线机场工作区站至航空产业园站区间,全长约3257米。“在此之前,合肥最长的轨道盾构区间是6号线一期北雁湖站至蜀山南站区间,全长约3058米;而在已经建成通车的线路中,最长的是既有运营4号线十里村站至陶冲湖东站区间,全长约2954米。”据合肥市轨道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机航”区间是合肥轨道建设史上最长的盾构区间,由于距离较长,在该区间中段设1座区间风井,采取分段掘进的方式,“两台盾构机分别从区间两端的机场工作区站和航空产业园站始发,向着区间中部的风井掘进。盾构过程中陆续穿越了合肥新桥机场多个建构筑物、机场飞行管控区、多条地下管线等风险源,施工难度大。”
为确保施工安全,合肥轨道带领参建单位围绕各风险源进行专项方案论证评估,并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严格把控掘进参数、控制浆液质量等,“同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二次注浆及多次注浆控制管片上浮,采用多道止水环箍阻断渗漏,降低风险。”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实现该区间贯通,现场还加强对地表的监测,对关键部位采取自动化监测技术。截至目前,合肥新桥机场S1线已有6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18条盾构单线区间已有4条贯通。
除了新桥机场S1线,8号线一期和6号线一期近期也有新进展。其中,8号线一期工程北城主变电所正式送电投运。据悉,8号线一期是合肥市首条全自动运行线路,对供电系统有着更高的要求。“合肥轨道带领参建单位先后克服了下穿高速公路、绿化迁移、管线迁改等诸多难关,按期完成了北城主变电所主体结构封顶、35千伏电缆隧道贯通、外电源线路贯通等多个关键节点,最终仅历时150天,实现北城主变电所带电运行。”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节点工程不但刷新了合肥轨道110千伏主变电所建设最快纪录,也为8号线一期工程建设提供稳定的电源保障,“8号线一期距离‘电通’越来越近。”截至目前,8号线一期12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24条盾构单线区间已全线“洞通”,短轨铺设已完成总量的97%,长轨焊接已完成总量的八成多,北城车辆段已完成建设总量的九成多,机电安装及装修、强弱电系统、车辆生产等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6号线一期工程近期刚刚实现龙塘出入场线区间右线贯通。据介绍,龙塘出入场线区间右线全长约1071米,盾构机从龙塘停车场始发,先后下穿多条燃气管线和三十埠河桥,再沿和平路向西掘进,至东风大道站接收。截至目前,6号线一期17座车站已有14座主体结构封顶,36条盾构单线区间已有29条贯通。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 通讯员 李丽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