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6月20日至23日举行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4-06-18 10:41:14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6月18日上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国务院批准,2024 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将于6月20日至23日在黄山市和合肥市举行,论坛将举行开幕式、合作对话会以及经贸考察对接等活动,旨在促进与RCEP成员国地方政府间增进了解、开展合作、寻对结好,培育安徽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动能和国际合作新平台。

RCEP黄山论坛升级“国家级”

RCEP,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由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成员制定的自由贸易协定,也是当今世界覆盖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

抢抓发展机遇,凝聚外事资源,我省抓住RCEP成员国地方政府间交往暨友城合作这一重要契合点,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大力支持和有力指导下,精准谋划打造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安徽对外开放的平台载体,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应际而生。经国务院批准,2023年6月9日至10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在黄山市屯溪区成功举行,得到了中央外办、外交部、商务部和全国友协的大力支持,均表示支持我省将其打造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平台新品牌。

今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为国家级机制性论坛。为把握RCEP发展的新机遇,巩固和提升论坛建设成果,经国务院批准,2024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将于6月20日至23日在黄山市和合肥市举行,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将聚力打造RCEP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机制化高端交流平台、形象展示平台和开放合作平台。

举办经贸考察对接等系列活动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了解到,本次论坛将紧扣“区域合作 携手发展”的主题,6月21日上午在黄山市屯溪区举办开幕式暨主旨报告,下午举办“跨越山海 活力地方”·RCEP成员国友城文旅教育合作对话会,6月20日上午在合肥市举办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恳谈会,以及经贸考察对接等活动。

省外办党组书记、主任秦俊峰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的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活动注重参与的广泛性,目前共228名国外嘉宾,以及国家部委领导、专家学者、政府及企业、商协会和媒体代表等100多名国内嘉宾出席论坛。

论坛现场将发布《2024RCEP区域合作发展报告》《面向RCEP的“新三样”贸易活力指数报告》,还将组织非遗等文旅产品展示,举办“2024RCEP黄山论坛之夜”,组织“皖北行”和“皖南行”经贸人文考察对接等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动,以增进与会各国嘉宾之间的友谊和了解,增进与RCEP其他成员国地方政府暨友城交往、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为我省面向RCEP合作重点企业推介并与现场中外嘉宾互动提供交流平台。此外,论坛还将根据重点企业需求,统筹协调组织企业与相关国家政府部门、商协会和企业“一对一”对接交流活动。

1~5月我省对RCEP成员国出口增长10.1%

自2023年6月2日,RCEP协定全面生效实施以来,关税减免、通关简化、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我省与RCEP其他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愈加活跃,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了新动能。今年1~5月,我省对RCEP成员国出口增长10.1%,高于全省出口增幅1.6个百分点。今年1~4月,全省实际使用RCEP地区外资11.5亿元,增长783.2%。

截至今年4月,RCEP有13个国家在合肥市投资,现存企业280家。今年,澳大利亚福蒂斯丘能源氢能系统、韩国美格纳等新三样产业领域重要外资项目落户合肥。合肥市与RCEP成员国中12个国家开展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备案投资项目186个。据海关统计,2024年1~4月,合肥市对RCEP国家累计进出口274.3亿元,同比增长8%。合肥市新三样产品对RCEP成员国出口8.9亿元,同比增长36.4%。其中,光伏产品出口同比增长58.4%,电动车出口同比增长413.4%。

本届论坛在黄山市有多场重头戏,包括RCEP成员国友城文旅教育合作对话会、为黄山市创新打造的“黄山论坛之夜”等,全面推介黄山文旅的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展示黄山新形象的同时,REPC黄山论坛也打开了合作新空间。2023年黄山市与成员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近5亿元,去年论坛期间,黄山市与菲律宾拉瓦格市缔结友好交流关系,成为全省首个对外友好交流在市、区县、镇村、景区四个层面实现全覆盖的城市。今年论坛期间,黄山市将与印尼巴厘巴板市结好,黄山的国际“朋友圈”将进一步扩大。(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