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据多跑路企业不跑腿,省发展改革委聚焦企业开具证明“难、繁、久”等问题,组织推行1份企业信用报告代替40个部门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切实减轻企业和基层负担。2023年3月改革实施以来,累计为企业提供信用报告下载10万余份,替代传统无违法违规证明 200 万余份。
“一张表”代替“多张表”
用1份信用报告取代40个部门的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涉及到多个部门。我省重建运行机制,实现“一张表”代替“多张表”,建立调度推进机制,针对环保、市场监管、住房城建等领域涉及无违法违规证明较多的实际,将涉及的所有40个领域一体纳入改革范围,坚持1个标准、1张进度表,推动各地各部门步调一致开展改革。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各部门按照统一要求落实系统对接、信息归集共享、信用报告查询等具体任务,解决各部门业务流程不统一、所需时间不同等问题,协调推动1份信用报告代替多部门证明。
让“数据跑路”代替“企业跑腿”,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数据资源局、省司法厅以及涉及无违法违规证明的相关主管部门,对现行无违法违规证明清单进行全面梳理,打破部门信息壁垒,充分征求市县和社会公众意见,确定无违法违规证明涉及信息主要包括行政处罚和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信息。
同时,依法依规编印公共信用信息共享目录,加强信用信息常态化共享工作调度,依托省信用平台累计归集全省涉810多万市场主体各类信用信息65 亿条,实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7个工作日全量统一归集公示,做到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信息全量归集共享,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及时更新。
“主动优办”代替“被动接办”
打破企业多头跑、多次跑的传统办理模式,省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中心开发企业信用报告查询专项系统,推出企业公共信用信息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版)专属产品,构建线上线下实时简便办理流程,全面提升企业办事体验感。
让企业方便地获取信用报告,省发改委优化服务流程,实现“主动优办”代替“被动接办”。推行“网上办”,将省信用平台企业信用报告查询专项系统全面接入“皖事通办”平台、各级政府部门和信用建设门户网站,企业登录任一网站平台即可获取信用报告。企业完成“登录、查询、下载”三步,即可在1分钟内获取信用报告。
线上平台提供7X24小时不打烊信用报告服务,企业也可依托政务服务窗口、一体化智能自助终端等线下一次性查询下载,充分满足多样化办事需求。企业线上、线下获取信用报告均不限次数,不收取任何费用,尽可能降低企业办事成本。另外,各级政府部门办理行政服务事项需核实企业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直接通过省信用平台获取信用报告,无需企业申报提供,推动政务服务更加利企便民。
“政策找企业”代替“企业找政策”
好政策更要让企业充分知晓,我省召开省政府专场新闻发布会,全方位宣传解读政策。通过新闻媒体报道,通过网站媒体集中推广、线上线下培训宣贯、在各级政务大厅全覆盖投放服务视频和指南等方式,有效扩大政策知晓度,引导企业享受便利。
安徽省青峰船务有限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需开具包括税务、金融监管等部门在内的无违法违规证明。六安市地方海事处了解情况后联系企业告知政策,并手把手指导企业经办人登录“信用中国(安徽)”网站,不到1分钟成功开具企业公共信用信息报告。
我省还开通电话专线、留言平台、专属邮箱等,第一时间受理企业异议申诉、意见建议,及时优化账号注册、报告防伪、批量查询等功能,确保企业真正享受改革便利。
1份信用报告代替40个部门证明改革“切口小意义大”,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为2023年全国优秀信用案例,浙江、江苏、福建、山东、河北、吉林、天津、湖北、海南、陕西等省市主动对接调研、借鉴推广。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实习生 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