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无疆,不以千里为远;善行有爱,皆怀仁心而来。作为对口援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援疆是增进受援地群众福祉的民生工程,也是凝聚各族群众的民心工程。安徽援疆医疗团队通过深化“组团式”医疗援疆工作,创新工作模式,提升医疗援疆效能,变“输血”为“造血”,进一步提升了皮山县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促进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援疆医生陈泳伍(图中)和当地医生在检查药品
2017年9月,由安徽投入2.14亿元兴建的皮山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正式代替老院区并投入使用,拥有病床数850张,年门诊量达到20万人次,服务能力和服务可及性大大提高,90%以上本地常见病、多发病在本地得到有效治疗。据统计,最近一年安徽援疆医生累计指导开展高难度手术390余例,诊治病人8700余人,诊治疑难重症患者900余人,抢救重症病人30余人。去年11月,援疆医生陶丽(产科专家)和汪卫兵(麻醉医师)半夜接到“求救”——皮山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有一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生命垂危,两人火速赶往医院开展手术。通过有条不紊地手术治疗,该患者出血得到控制,生命体征逐步恢复。同年12月,皮山县一名患者因左侧腹痛紧急就诊。经检查,发现手术难度较大,援疆医生李永生立即组织其他援疆医生和本地医生共商手术方案,最终成功实施腹腔镜下罕见巨大腹膜后淋巴管瘤切除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监测是保障群众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但在援疆医生陈泳伍(药剂科副主任药师)来到前,皮山县人民医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存在流程不清晰、用药不规范等问题。为了保证老百姓健康,陈泳伍立即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该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水平也大幅提升。去年9月,该医院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授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这也是和田地区唯一一家被授牌的县级机构。除此之外,陈泳伍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创新药学服务新技术新项目,研发“抗微助手”小程序,规范特殊人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带领药剂科与呼吸科等科室沟通协作,开设了和田地区首家咳喘药学服务门诊,为当地咳喘疾病患者提供用药指导与慢病管理服务。在他的精心指导下,他的3名徒弟参加2023年咳喘药学服务全国专项培训,并顺利通过线上考核。
“真的非常感谢安徽的援疆医生,不但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还将精湛的医疗技术‘手把手’传授给我们。”据皮山县人民医院的医生介绍,“内镜技术”被称作“指尖的艺术”,熟练运用可挽救诸多急危消化疾病患者的生命。自从援疆医生陈丽红(消化内科专家)入职该医院消化内科后,完成了胃镜400余例次、肠镜100余例次,同时还指导该医院两名医生独立完成肠镜检查,并实现一线医生个人独立完成内镜下息肉切除术,从单纯内镜检查到内镜治疗的突破。
据悉,在安徽援疆医疗队的带动下,皮山县人民医院各项诊疗技术有了新突破,手术室首例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术、首例无痛支气管镜技术、泌尿外科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术等,不但填补了当地医疗技术的空白,也让当地老百姓看病就医的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安徽援疆指挥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加强当地的医疗人才培养,接续推进“组团式”支援,引进内地医疗卫生人才到受援地开展短期或定期服务。同时完善皮山县疾控防控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帮助受援医院高质量发展,逐步实施覆盖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