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许磊:以奋斗为本的蓝领工匠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4-07-11 17:05:02

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超特高压一班的班长许磊是一位“80后”的共产党员,自青涩学徒时期开始,便扎根于基层一线。二十余年来,他坚持不懈地苦练专业技能,从对技术的一无所知成长为拥有三项国家专利的创新者。他不仅个人屡获殊荣,更从独自摸索钻研的“愣头青”蝶变为带动团队创新创效的“领头雁”,许磊始终不忘初心,在急难险重一线奋战,以忘我的工作态度和专注的精神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

多年来,他致力于技术创新,他带领的创新团队共开展了23个科技项目,其中三项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五项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多项QC成果获得省市各级奖项。

2002年毕业后,许磊来到马鞍山供电公司输电带电班工作。刚毕业时,青涩懵懂的许磊对高压线路一无所知。然而,当他看到老师傅们身手敏捷地攀登几十米高的杆塔,灵巧轻便地在导线上行走,轻车熟路地进出高压电场进行等电位带电作业时,他的心中感到无比震撼。

“当时想着以后什么时候自己要是能在那么高的杆塔上、在摇晃不停的导线上自由作业,那该多好啊!”许磊说道。

在他看来,线路不仅是电力的传输载体,更是连接企业和老百姓的纽带,容不得丝毫马虎。白天,许磊跟着师傅熟悉线路设备,现场学习缺陷分析方法,晚上仔细琢磨领悟。业余时间,别人休闲娱乐,他啃书本,背公式,画接线,不断给自己充电。几年的锤炼,让许磊蝶变成了线路专业的行家里手,一有空就琢磨改进日常的工作方式和工器具,提高工作效率。

在迎峰度夏期间,用电负荷激增,导致线路设备长时间处于高温大负荷状态,导线线夹和接头的温度可能上升,若温度过高,则可能烧毁设备并引发跳闸,可能导致大面积的停电。为此,需要运用红外热像仪对每一基杆塔进行细致地检测分析,以识别输电设备的故障。

起初,工区内没人掌握红外热像技术及其图谱分析方法。许磊便利用业余时间,深入研究相关资料,并在周末和节假日通过朋友的协助前往上海的相关机构学习培训。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许磊可以得心应手地利用红外技术对输电线路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监控。

同时,凭借多年的实际工作,许磊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许磊撰写了《输电线路带电检测中的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分析》等多篇论文在相关杂志上发表。

此外,在许磊的建议下,以当时所在的班组输电带电班的名义成立了“教育基金会”,专门资助贫困学生,从带电班成员每月的登高补助中,捐出一部分钱,作为基金会的基本活动资金。

由于这个基金会规模太小,大家都亲切地将之戏称为“小小基金会”。许磊还将各类技能竞赛和专利发明的全部奖金捐助给了帮扶对象,“小小基金会”也先后捐助了多名贫困学生。

许磊此前曾荣获“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并先后获得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青年岗位能手、马鞍山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等荣誉。

“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立足岗位,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许磊说道。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徐宏博 实习生 董选如 万悦)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