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首家磁休克治疗抑郁症取得良好疗效,填补省内空白
来源: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4-08-22 16:51:00

厌学、暴躁、撞墙自伤的孩子,经过治疗后,情绪稳定,主动要求回到校园。神经调控治疗是治疗精神疾病的有效手段,近日,安医大二附院成功运用国内领先的磁休克治疗技术对一名重度抑郁症发作的中学生进行了系统性治疗,填补了该项技术在省内的空白。治疗过程仅耗时十多分钟,治疗完成后,小含能自如与人交谈。

17岁的小含(化名)在一家寄宿制学校高二年级就读。据其家人介绍,近一年多以来,孩子情绪低落、不断出现悲观、轻生等消极观念和极端想法,经常幻听,学业难以为继,已有数月未去上学。在家期间,还出现了咬自己、撞墙等自伤行为,令家人既痛心又无奈。今年7月底,小含在母亲陪同下来到安医大二附院心理与睡眠医学科寻求治疗。

该院心理与睡眠医学科主任、青少年心理专家耿峰对患者情况进行了系统性评估,考虑到小含病情较重但年纪尚小,今后仍有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决定为其采用新型的磁休克疗法进行治疗。

“目前针对重度抑郁发作、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等疾病主流的神经调控疗法为电休克(ECT)治疗,治疗后易出现近记忆力减退等认知功能损害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学习能力。”耿峰介绍,新型磁休克(MST)治疗通过磁场影响脑区,调节的脑区范围更加精准,对病人的认知功能损害更小。“电休克治疗通过电流引起全脑皮层刺激,对大脑损伤较大。磁休克对脑区的刺激范围仅有电休克的十分之一,相对更加温和,副作用更低。”

耿峰介绍,通过药物治疗与磁休克技术相结合的疗法,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对抗抑郁药物的依赖,减少药物使用量,短期内可以取得更显著的疗效。

目前,小含已在安医大二附院间歇进行了多次磁休克治疗。小含母亲表示,对比来医院治疗前,孩子的精神状态明显改善。“以前他的脾气很容易暴躁,与人对话注意力不集中、答非所问,我们只有着急,束手无策。”这几天,小含能够正常与母亲沟通,精神状态趋于平稳,不再出现之前的自伤行为和极端想法。出院前,小含还主动对母亲表示,希望回到学校继续学习。

据悉,磁休克治疗为国际上较为前沿的神经调控疗法,其适应症为重性抑郁症、躁狂发作、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进食障碍及抗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精神疾病等,相比更常见的电休克治疗,具有副作用低、疗效显著等优势,目前国内仅有上海等地极少数医院开展。此次该项技术的成功运用,是该院在神经调控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将为相关疾病患者提供更安全、人性化的治疗选择。

(通讯员 刘理扬 实习生 胡紫迪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