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速科技资源科普化,11月16日,2024年首届“创之道”创造力发展大会在合肥举行。记者获悉,此次大会以“聚焦创新本源,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助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为主题,来自中国创造学会、长三角地区志愿者联盟、天津创造学会等300余名代表参加,旨在推动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提升。活动现场,“创之道”少年科工院共建项目正式宣布启动,将把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协助中小学开展青少年创造力发展教育。
“创之道”少年科工院共建项目具体是什么?合肥市创造学会秘书长张建军解释,目前科创教育存在科学理论缺乏引导、科普教育缺乏系统性、教育核心理念不清晰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他们牵头发起了“创之道”少年科工院共建项目,将与多所学校合作,建设创造力发展的研究、实践与系统化平台。
“我们这个项目聚集了科技工作者、科普专家和一线科创教育工作者,将融合现代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打造一系列优质科普课程,为学校提供更加贴合教育变革需求的科普解决方案。”他介绍,解决方案中包括开展科技“大咖”进校园讲座、共建科创教室、打造科技俱乐部、协助中小学生转化发明成果和申请国家专利等。
合肥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封安保表示,该校始终坚持“全面施教,广育英才”的办学理念,多年来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路径,构建了“一核三轴”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创之道’项目与我们的办学理念高度契合,期盼共育未来创新人才。”
本次大会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合肥市科学技术协会、六安市科学技术协会、合肥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合肥现代科技馆、合肥市蜀山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合肥市创造学会、托特科学等承办。
合报科学+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刘小容 实习生 张佳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