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们持续关注了一些小区业主会的话题,看到了有些业委会一成立运行,就要召开业主大会“办大事”的急切,业委会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不注重方式方法、不考虑业主动态感受和反馈,导致很多问题难以推动,甚至和出发点背道而驰。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印证那句老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小区治理中,面对的很多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更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业委会也好、基层社区以及物业企业也好,都不可能疾风骤雨、大火猛颠地解决一个小区长时间累积的矛盾。
试想,如果能够快刀斩乱麻,一两天就能解决的问题,那还是积累多年的问题吗,那个问题还是问题吗?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小区治理和服务,各方都应该走稳、走扎实,比如,业委会成员当选后,首先要解决的事情就是自己权威性的问题,群众基础的问题,如果都和业主不熟悉,想在具体过程中得到支持那是不可能的,况且,上来就想秒换老物业,也就天然形成的了反对派。
小区类似这种问题,都是需要一一面对的、把问题分析透,再拿出解决思路,取得绝大多数业主支持,执行好业主大会决策,做好实事,赢得信任,才能持续下去。面临小区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各方在小区治理时更需要的是小火慢炖,比如在街道社区端,也应该是这种工作方法,发现业委会的问题和漏洞,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就需要帮助、协助、创造办法来指导,共同化解矛盾,而不是一概否定,急火攻心似的批评。街道社区和业委会,是小区治理一盘棋,业委会在小区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能因个别小区存在乱象就否定其价值,只有进一步完善业委会相关规章制度,在实践中加强监督引导,提高居民参与积极性,发挥业委会促进基层自治的积极作用,才是正确的方向。
业委会作用发挥好,带头人选对了,一些业主有问题,就不是找社区街道、12345热线,而是第一时间去找小区业委会,形成小事不出小区,这样,社区街道、小区片区也就和谐稳定了。小火慢炖不仅仅是停留在思想认识上,更多的是要纳入实际工作中,要想尽一切办法,鼓励综合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的居民参与到业主大会筹备组和业委会中,将一些具有法律、财务、工程、消防等专长知识的业主找到,鼓励并邀请他们参与小区事务,提升业委会专业能力,让小区业委会权威性增强。
与此同时,基层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加强监管,指导业委会良性运行,一步步形成适合小区自身情况的决策、收支等重大事项公示制度,打造阳光业委会,让辖区业委会一步步通过干实事,赢得业主满意。
小区治理是大合唱、集体舞,不是个人演唱会、独角戏,业委会、社区街道、物业企业的三驾马车,只有理顺关系,发挥主体作用,动员业主积极参与,才能构建起共建共享、和谐有序的小区环境。
所以说,有时候小火慢炖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工作方法,在小区治理上,慢其实也是一种稳稳的快。
来源:万家社区特约评论员 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