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公共收益不透明不规范?一地“重点整治”提供经验参考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周继龙 分享到 2024-12-07 16:03:43

公共收益收支不透明不明晰、公共收益资金转存不规范、公共收益矛盾纠纷化解不到位……这个是当前我省很多小区面临的问题。

如何化解?外地有哪些好的经验?笔者发现,福建省根据近几年物业公共收益产生的问题,破题整治,查处侵占公共收益违法违规行为,着力解决公共收益管理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值得安徽主管部门决策参考。

福建省住建厅今年重点整治以下内容:

(一)公共收益收支不透明、公示内容不明晰。重点整治物业服务企业未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公示公共收益情况;形式公开、内容不明,公示项目不明晰、不具体、缺项漏项;未按照统一格式公示公共收益管理情况;收取的停车费等公共收益资金去向、用向不清,支出事项填报不全,缺项漏项;未按规定使用公共收益,列支项目不规范等问题。

(二)物业服务企业占用公共空间、擅自改变物业服务用房用途。重点整治物业服务企业擅自占用物业小区内架空层、避难层等公共空间,损害业主共同利益;未经业主大会同意,擅自改变物业服务用房的用途,违法违规出租经营等问题。

(三)物业服务企业配合审计不到位,公共收益资金转存不规范。重点整治物业服务企业未按照规定配合公共收益审计问题;提供账目资料不明晰、不齐全;未按规定时限及时转存公共收益资金,未以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区域为单位单独开户设账,公共收益资金有被挪用风险等问题。

(四)公共收益矛盾纠纷化解不到位。重点整治监管部门和单位对业主投诉的物业服务企业侵占公共收益问题查处不及时、处罚不到位;街道(乡镇)、居(村)民委员会调处公共收益矛盾纠纷作用发挥不够;业委会监督公共收益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一)指导各地督促物业服务企业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和统一格式公示公共收益收支细项,要求物业服务企业以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区域为单位,单独开设公共收益银行账户,进行专户专账管理。

(二)各地将物业公共收益整治情况列入日常检查和“双随机”检查,保证抽查核实力度不减。及时处置物业服务企业侵占公共空间、擅自改变物业服务用房用途、配合审计不到位、公共收益公示不规范等问题,从严从速进行处罚。

通报查处侵害业主利益的典型案件,加强物业服务企业失信行为的共享和推送,并将其纳入物业服务企业信用档案。

(三)完善自治监督。推动住宅小区成立业委会或临时物业管理委员会,指导各地建立业委会履职负面清单,指导业委会规范化建设。

(四)推进纠纷化解。督促各地对信访、12345便民热线投诉、负面舆情等进行梳理,建立问题清单,并由街道社区党组织牵头与各相关主管部门协调联动,建立物业诉前纠纷调处机制,指导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加强与当地法院对接,畅通调解渠道,促进矛盾快调快处。

通过大半年的整治,福建实现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住宅小区公共收益季度公示率达到100%、物业小区设立公共收益专户率达到100%,对排查发现的物业服务企业擅自占用小区公共空间、改变物业服务用房用途的整治到位率达到100%,纠正和查处侵占公共收益违法违规行为,着力解决公共收益管理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特约评论员 巫平)

来源:“小区治理”微信公众号  合肥物业直通车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