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要把钱花在这
□南窗
我记账13年了。初衷是为了搞清楚自己的钱都花在哪儿,进而起到优化消费结构,达到节约的效果。事实证明,十几年过去了,节约是不可能的。无非是这边少了,那边又多了,总之生活绝不会让你轻而易举地节约下钱。后面我心平气和了,虽然省不下钱,但知道钱花在哪儿也不错。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能用有限的钱发挥出最大的性价比,花出幸福感,才是记账的意义。
从2020年起,连续五年我家最大的开支就是“旅行”。把钱都花在路上需要点勇气,毕竟没有实物留存的消费堪称奢侈品。不过,对于这笔开支我从未感到后悔。每个年末回望过去,记忆中能留存的快乐瞬间都是旅行带来的。花钱就能买到快乐的事,旅行算一个。为着快乐买单,值得。
今年还打算把钱花在饮食上。岁末体检,惊觉自己的血糖血脂数值都慢慢升高了。回想自己的饮食习惯,确实碳水多蔬菜少,外食和外卖都是油盐多多,吃水果这事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前两日,我把家里的油换成了橄榄油;买了些藜麦、糙米掺到大米里,还决定再买些大豆回来磨豆浆,尽量多做饭多吃鱼,每周外食不要超过五次……自己做饭未必省钱,但为着健康买单,值得。
除了饮食,今年还决心去做个胃肠镜。有些身体上的小毛病,从前总觉得无所谓,今年也打算一一去找到原因,正视它们。这半生走来又急又忙,工作和小孩席卷了绝大多数时间,真正留给自己、关切自己的时间没那么多,常常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再忍一忍就好了”“躺一会儿就好了”“明天就好了”。只是去年,孩子有次因为发烧大半天不退,我立刻带他去了医院做了许多检查;等待检查结果时,我带着他在医院中庭小卖部买薯条吃。看着他小小的身影,我忽然想到,假若是自己,只怕发烧三天也不会想到来医院看看的,似乎大人就可以忍、应该忍,没必要把病痛说出来更不要小题大做……其实不是这样的,人首先得无比重视自己。
人们都说孩子是“吞金兽”。平心而论,我的孩子除了出生前两年的阿姨费用高昂外,整体上没有花过太多钱。我也曾交过一些“儿童专用”“早教学习”的智商税,但在小孩上幼儿园之后,这些毛病统统好了。我们没上过什么兴趣班,归根到底是因为我懒,他也懒。懒有懒的好处,他有一种如今小孩身上很难见到的松弛感。今年,我们要多花一些钱在运动上,有强健的体魄,才有心力对抗这漫长的人生。
今年还打算对猫好一点。转到2025年,我的猫二十岁了。它从2005年来我家,彼时是只可爱的小猫咪。猫慢慢长大又慢慢变老,随着我们搬了四次家;2011年它得了一场差点死去的大病,挺过来后,又无灾无患地活了十三年。去年起,能感到猫明显衰老,走路时佝偻着身子,还常常在半夜发出含义难明的怪叫。原先每年到了冬天开暖气时,它总爱在一段地暖管道通过的地板上呼呼大睡;今年,温暖的地板也不太能吸引它了,它会莫名焦虑地在家中乱走,有时喝过水还会呕吐。它已是只超高寿的猫咪了,孩子建议给它买只蛋糕,过个生日。我说蛋糕,它未必吃;但是我们可以给它买些猫罐头,让它开开心心地度过晚年。养猫之初,我不曾想过要面对它的衰老与死亡,而时间平等对待众生。
许多年轻人在宠物身上花了许多钱,宠物及周边如今是个巨大的产业。我的猫虽不曾享受过如今这些宠物奢侈品,但它度过了安定的一生。
消费走向的变迁,同样也是人生阶段与阅历的折射。2025,我要好好花钱。
读书带动房地产
□陈卫华
2025年了,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今年我想把钱花在哪儿?这个问题对我来说不太友好。因为,选择的前提是有选择的能力和自由,穷人往往都是被动应付基本生存,谈不上选择。
当然,再穷不能穷想象,想象一下又不违法。那么,如果能够财务自由,我希望能花在读书上。
读书需要花的钱不多,比较适合我这样的穷人。算一下,即使自己买纸质书回来读,一年下来能花多少钱?慷慨一点,按每个月两本,每本50元来算,一年下来也就1200元,可能还不如一个烟民为自己的爱好花钱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读书也非常费钱。你一旦喜欢读书,到最后就会演变成喜欢买书,对书籍的占有欲会远远超过实际的阅读量,到最后就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这么多年来,我读过的书不多,但是买书花的钱,恐怕小10万了。
事实上,比买书更费钱的,是存书需要的空间。书是会跟主人争生存空间的,10万块钱的书,存放的空间紧凑一点大概也需要10平方米。在城市里,这10平方米的房价就会超过书价。
有人曾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拜访过学者秦晖。当时秦晖和金雁夫妻俩住在北京外国语学院附近一套老房子里。房子不足三十平方米,一间小小书房里,四壁都是顶到天花板的书籍,书架与书架之间的空隙,只容一个人侧身而过。还有更多的书装在纸箱里,根本无法上架。有时为了找一个资料要搬开几个大箱子,累得满头大汗。
钱锺书算是读书人中的一个例外,他的家里书不多,多的是读书笔记。原因是钱先生把图书馆当成自家书房,真正的书房当成一张书桌。在图书馆和书房之间,有一条长年流动的书籍之河,钱先生就蹲在这河边掬水解渴。我一直猜想,钱先生这种做学问的习惯很可能是环境逼出来的,因为他直到晚年才有一个安定宽敞的居住条件。
金庸先生说:“读书之对于我,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只次于呼吸、饮水、吃饭,睡觉。”金庸先生办《明报》写小说,钱不是问题,他的书房就比较豪华。沈西城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去过金庸在香港渣甸山的房子,仅书房就有约100平方米,四壁到顶的书架摆满了书籍,书房的楼下还另有个书库。为了让这些书有个地方遮风蔽雨,金庸先生也算一掷千金了。
李敖在台北阳明山有一套90平米的工作室兼卧室,也是主要被书籍占据了。鲁豫2009年去采访时,发现这套3.6米层高的公寓被打造成上下两层,一进门就是硕大资料台,像书店的陈列。资料台靠墙处立了一面铁皮柜,柜子抽屉里也全部是资料。连二楼卧室的床,都是三面环书,床被书挤得非常狭小,上床要爬上去。桀骜不羁如李敖,也只能甘居书下。
你看,喜欢读书的人到最后很多都是在为书服务,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裕,书都能找到让你为它服务的办法。即使你明白这个道理,也还会心甘情愿地为书作奴。
新的一年,如果有钱,我愿意花在读书上。想象我一个人拥有一所房子,房子里全都是想看的书,那大概就是我的人生巅峰了。
当然,也许有人会反驳,你这不是把钱花在读书上,是把钱花在买书上,把钱花在买房子上。这样的反驳很有力,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跟房地产的关系,恐怕早就注定了。
仔细过好当下
□小麦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收起对去年的最后一瞥,迎着2025年的阳光重新启航。
时光循环往复,而我们生命日进日新,能做什么,想做什么,最愿意把时间和金钱花在哪里,我想这就是人生重心安置的过程。
新一年最关注的,仍然是父母。
从2019年冬天,我妈摔断大腿骨紧急入院那刻起,我无忧无虑乌托邦假相打破,一直担心的父母老病的魔盒终于开启。接下来的时间里,每年都要在医院进出几次。但是2024年,奇迹般一切都很平静,我爸并没有去医院住上一段,中医药的调养给了我们彼此极大信心。
我在外地,十天半月的看诊拿药,略有不便,但好同学英勇地帮我分担了这个重任,保证我爸大半年来一直没有断药,然后,眼见我爸脸色日渐红润,精神也好起来。同学说起这些的时候,我能听出他的欣慰和开心,这是我们付出时间与金钱最好的回报。
金钱确实是最不值一提的付出,对父母,我甚至觉得,目前的陪伴,他们也不需要,他俩过得好得很。将他们日常的繁琐事尽可能解决,也是为人子女最基本的自觉。很久以前,就把家里所有交费项目一一绑在我的手机上。燃气刷卡,我也一口气交了一两年的。科技日新月异,对老年人的不友好,也是显而易见的。不动声色填充他们与时代的沟壑,我一直在努力。
自从没有每月费用单据的刺激,勤俭一辈子的父母好像终于可以安心享受现代化福祉。客厅的灯,听我的劝,整夜不关,以防跌倒。空调每日从早开到晚,傍晚,开卫生间浴霸预热。这在以前,是他们不可能的壮举。故,当我拿到六七百元的电费,略有惊奇之余,确实也是安慰。
这些钱,放在电费里算可以的,但稍一想,也微不足道。如果不开灯导致跌跤了去医院,不够几天的,买药也基本买不到啥,更不用说吃保健品,动辄千计。但愿他们能对自己更好些,更肆意些。
父母安康,我才更安心过自己的生活。新一年,我对自己的花费没什么特意安排,不外乎强壮体魄,丰富精神。
打羽毛球是坚持了多年的爱好,显然还会一直坚持下去。所费不多,但收益极大。强壮了身体,也结交了朋友,不同的人给我带来不同的世界,见识不同的世界观的碰撞。说实在的,这是常见常新的收获。
因为打羽毛球,我对自己的体能也有了要求,健身房的年卡,不仅买了,而且算是使用得很好的那类,决不只是去洗个澡那么敷衍。事实证明,酸酸腿疼,很多时候真的是因为动得太少,跑起去,动起来,筋脉给你的酸痛的暗示会少很多。
2025年,有时间也想跟着朋友组的团出去走走。有个好友是做摄影培训俱乐部的,现在更注重做旅拍,去年先看到一位好友跟她去了日本。年底的时候,又看到另一好友跟着她去了埃及,都是愉快享受的行程。我想,今年也许跟着去趟潮汕吧。我对风景和古迹其实兴趣一般,但是,出去走走,吃点美食,还有好多摄影师跟着,一定会很开心吧。
2025,就是这样简单的心愿,竭尽全力让父母健康,顺其自然让自己开心,力所能及对朋友助力,点点滴滴多做好事,广结善缘。
老狼的歌里说,关于未来有许多的事要安排,但是,一万个未来比不上一个温暖的现在。将未来粗略描绘,仔细过好当下吧。
钱花在刀刃上
□米肖
新年刷到一个帖子,一名网友说自己早早买了一张罗振宇线下跨年演讲票,虽抽不出时间去现场。底下有网友颇为不解:大兄弟,你自己不去,可以赠给朋友的啊,多浪费。这名兄弟回答得超凡脱俗:就为了一个仪式感嘛。
这年头,为情怀买单的人,不多了。
我对别人演讲一向不太感冒,尽管罗振宇是芜湖人。年前他便大力号召芜湖人赶快给自己转发,又要跨年演讲了。
港片有一句台词: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交的所有智商税,大抵在于书读得少。只有多读书勤思考,才会对现象级流量造神之事早早去魅,跨年演讲正是一种。开头说的那位大兄弟年年都要守着罗振宇跨年,今年又奉送出去千余元。
假若从十年前开始听罗振宇、吴晓波们演讲,在他们鸡汤的浇灌下,说不定我成功赚钱了呢?正因为没听,导致现在活得抠抠索索的,不太敢花钱。
唯一对孩子舍得,今年将一如既往。
孩子牙牙学语时,便有了一点憧憬。如果他确乎是一颗读书种子,一定奋力托举他。比如去国外读大学什么的,不惜卖掉房子也要成全,宁可自己租居地下室。当时,朋友说,哪要这样悲壮。我不是打个比方嘛。
没生小孩之前,至少每年换季,我都买点儿衣服、鞋子。有一年冬天走在红星路,偶见橱窗里一件羽绒服,眼睛亮一下,二话不讲,进去试了试,买下。实则,家里躺了三四件,穿不过来。就是喜欢,花钱买喜欢。自从孩子来了,这点小爱好渐渐消失。有一天,猛然醒悟,这过的什么日子。已经节俭得不能再节俭。我的劳动工具电脑多年不曾更换,键盘生涩,鼠标欠灵敏。纵然换了,也花不了几个钱。到临了,总劝自己,凑合凑合,反正也不影响打字。一日,小区散步,遇见一位前辈,我就抱怨上了,一坐到电脑前,颈椎啊腰啊没有一处不痛。前辈就说,一定要有把好椅子,说罢,领我去她家。那是一把人体工学椅,坐上去,颈椎正好被托住,非常舒服。
前辈后来找到这个品牌名称,发给了我。
只是,权衡再三,还是不太舍得下手,因为它价值万余元。其实,腰酸背痛之际,离开电脑,拖拖地做做家务也会有所缓解。倘孩子一直需要电脑前工作,肯定毫不犹豫买给他。对于自己,实在下不去手。
除了为孩子花钱,自身健康方面也挺舍得的,并非吃保健品养生。今年开始,有意识地对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开始革新。至少要再活够二三十年,不能浪费掉蚊子腿一样的退休金。多活一年,就会给孩子多兜底一年。从今年开始,再也不吃种子油,改买进口椰子油,再自炼猪油,适当搭配点茶油。橄榄油,国内几乎没有真品,欧洲大量出口各国的橄榄油,无一不掺假。正宗的初榨橄榄油250克,二百多元,确乎太贵。
一日,想吃三文鱼,去那家进口超市,一看价格牌,哟,价格上调了,前几天经过,还是有折扣的。翌日,忽然醒悟,我何以要如此悲催?不就一斤三文鱼嘛。麻利买回,煎了一块,撒点欧芹蒜盐,吃下去。这是在为身体获取优质蛋白质呢。
2025年,仅仅围绕两个主题花钱:孩子,全家健康。一次午餐,吃了肉烧四季豆,半碟黄心乌。放下碗筷,似乎蛋白质不太够?旋即去了江西小食店,要了一罐鸡蛋肉饼汤,喝下去,方觉蛋白质差不多到量了。
网上游走,偶见一位博主在吃内蒙炒酸奶,再通过她的微博好一顿寻找,终于找到代购。我的补钙途径少极,喝牛奶上火,喝酸奶太凉胃不舒服,炒酸奶正合适。
每天估摸着人体必需元素,钙、蛋白质、维生素……简直魔怔起来。对于健康的执念颇深,并非惧死,而是尽量活得长一点。
一次,朋友言,如果孩子将来真的远走异国,你老了怎么办?我大为震惊,没想到他还有养儿防老的自私落后观念。孩子走得远,替我实现未尽之梦想,我唯余欣慰。老了,自己想办法呗。纵然死了,他赶不回来,根本不觉凄凉。孩子回来身边,我又不能死而复生,要什么儿孙绕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