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进入淘汰赛阶段,成立刚过十年、上个月首次达成月交付3万辆业绩的蔚来,接下来的两年不容有失—— 蔚来再闯关
来源: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吴春华 分享到 2025-01-13 10:15:39

位于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的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全球首创的“飞驰”智能装配岛正在个性化定制生产车辆。(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范柏文 摄

蔚来汽车合肥先进制造基地。(资料图片)本报通讯员 孟景 摄

2024年12月30日,位于合肥经开区的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新能源汽车在“排队”装入海铁联运班列。(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张大岗 摄

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刚刚过去的2024年,可谓“热辣滚烫”。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依然在高速增长,市场热气腾腾;另一方面,竞争空前激烈,“价格战”的炙热让不少车企如踞炉火之上,经受“大烤”。

“大烤”之下,业绩如何?近日,车企纷纷发布2024年的“成绩单”。因为第二品牌乐道的交付问题而在前段时间遭受争议的蔚来,终于在2024年最后一个月“支棱”了起来。

2024年12月,蔚来公司交付新车3.11万辆,单月交付首次突破3万辆,环比、同比分别大增51.3%、72.9%。就全年看,蔚来公司共交付新车22.2万辆,同比增长38.7%,接近实现23万辆的年度目标。

一个普遍的判断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进入淘汰赛阶段。过去一年多家品牌倒下,接下来竞争会更加残酷,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蔚来需要以更加强劲的业绩来稳固市场地位、增强市场信心。

1个多月前,蔚来成立十周年之际,创始人李斌在内部信中表示,接下来两年是至关重要的两年,持续推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持续提升运营效率,2025年实现销量翻番,2026年实现公司盈利,是不容有失的任务。

十年之后,蔚来再闯关。

立足高端纯电

拓展主流市场

战略方向是否符合乃至引领行业发展变化的大势,是企业成败的根本。作为一家车企,蔚来的发展战略,首先体现在汽车产品上。蔚来汽车主要定位于30万元以上的高端纯电动市场。

2020年到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从百万辆级别增长到千万辆级别,扩张近10倍。这是包括蔚来在内的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赖以崛起的大势。

不过,纯电动汽车市场规模增速慢于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汽车。特别是2023年以来,混动车型销量飙升,远高于纯电增速。2024年1月至11月国内插混(含增程)车型销量451.9万辆,同比增长85.2%;纯电车型销量673.8万辆,同比仅增长15%。插混增速高于纯电约70个百分点。

30万元以上的高端新能源市场,理想、问界增速领先,靠的就是增程车型为主打。

蔚来品牌在30万元以上的纯电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份额超过40%。然而,高端市场规模有限,且纯电渗透率提升较慢,蔚来这两年业绩增长低于预期,主要原因就在于高端纯电市场迟迟未能爆发。

为了占据更加广阔的中端市场,蔚来公司采取多品牌战略,去年先后推出价格区间在20余万元、10余万元的第二品牌乐道和第三品牌萤火虫。特别是第二品牌乐道,面向主流家庭市场,被蔚来公司寄予走量的厚望。据乐道品牌负责人透露,2025年乐道品牌还将推出两款新车,分别为六/七座旗舰SUV及大五座SUV。

从长远看,纯电应当会重新主导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量,混合动力只是当下充电服务体系不完善、用户仍普遍存在“续航焦虑”情况下的过渡形态。纯电早晚会成为高端市场的主流,届时,蔚来在高端纯电领域的坚持终将获得相匹配的回报。

换电优势明显

社区独具特色

以换电为特色、可充可换可升级的能源服务体系,依托线下实体空间和线上App所开展的用户社区运营,是蔚来发展战略的另外两根支柱。

换电的补能效率高,但换电站建设投入大,靠蔚来一家企业能否“玩转”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另外,随着动力电池技术进步,电池能量密度越来越大,超充时间越来越短,换电是否会逐渐丧失效率优势?外界一直存在疑问。

事实上,换电的效率优势不仅在于比充电更快。对于用户而言,换电意味着不必担心电池衰减。同时,换电体系能够使企业对电池健康实现更有效的管理,延长电池使用寿命。集中存放大量电池的换电站,还可以视作小型储能设施,可以辅助电网进行峰谷调节。综合来看,换电能够降低行业成本,提升能源体系运行效率。

正是基于这种综合优势,蔚来的换电网络建设得到了政策、资本与行业的支持。长安、吉利、江淮、奇瑞等车企加入了蔚来的“换电联盟”,广东电网、西安城投新能源等能源企业投资建设的蔚来换电站已经上线。

截至1月3日,蔚来在全国范围内已建成3003座换电站,其中高速公路换电站949座,形成9纵9横高速换电网络,覆盖全国12大城市群。长期来看,换电体系仍将是蔚来的优势,而不是拖累。

社区运营方面,蔚来重新定义了车企与车主的关系。以线下的实体空间“蔚来中心”和线上的蔚来App为依托,蔚来打造了一个活跃的用户社区,为树立品牌形象、提升用户口碑发挥了明显作用。

比如,一年一度的NIO Day(蔚来日)活动,由用户与蔚来共创,是蔚来发布新产品新服务的舞台,每年都吸引众多用户抢票自费参与。2024年12月21日的NIO Day活动期间,举办地广州海心沙亚运公园涌入约2万车主,积极性之高,行业罕见。

坚持长期战略

做好短期执行

战略的落地,需要坚定、高效地执行。蔚来有可行的战略,且一以贯之、长期坚持,但在执行的效率和灵活性上,也有些招致外界议论之处。比如,用力不够聚焦,在不急之务上分散资源;在一些并非原则性的问题上过于坚持,灵活度不足,等等。

理想创始人李想曾经对李斌有过一个评价:“我觉得李斌的特点是想构建一个宏大的理念,并且通过企业的运营去验证。”

从战略和执行两个层面看蔚来,成绩与争议,其实都源于一点:对自身理念的坚持。

因为坚持,所以长期坚定地在研发、充换电服务体系、用户社区建设上大量投入,在高端纯电领域形成独特优势,初步筑起“护城河”。

因为坚持,所以有一些在外界看来是无关紧要的执着。

李斌曾自嘲“我们就是头铁一点”。这种“头铁”的底气,或许是基于其对行业的一个基本判断:汽车行业的游戏规则不是垄断,不是赢者通吃。汽车是一种需要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百花齐放才是行业规律。

基于这个判断,无论内卷多么酷烈,只要坚定地打造自己的特色、调性,就能够抓住一部分目标用户,在竞争中活下去、发展起来。

成立至今十年来,蔚来“头铁”的坚持,在研发上累计投入超过530亿元,攻坚汽车行业最底层的原创核心技术,啃下芯片、操作系统等最难啃的骨头,产出全球首颗5nm智能驾驶芯片——神玑NX9031、中国首个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国内首个获工信部量产许可的线控转向技术等一系列对行业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成果。

也是靠着“头铁”的坚持,蔚来与其用户建立了一种超乎寻常的联系。2019年,蔚来遭遇危机时,不少用户以增购车辆、打户外楼宇广告等方式给予支持。这种精神层面的用户黏性,在中国企业中极为罕见。

从某种意义上说,“头铁”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核之一。在汽车这样的超级产业,成功尤其需要“头铁”的长期主义。

坚持长期战略,同时做好短期执行。蔚来,值得更好的未来。

■ 本报记者 汪国梁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