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风采】安徽省人大代表蓝红英:心系教育三十载,情牵青少年成长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5-01-13 18:58:37

“当前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身心健康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同向同行、协同发力,为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1月13日,从事教育工作30年,是三届省人大代表的宁国市津河学校副校长蓝红英告诉记者,希望各级政府能将“教联体”建设列入部门重要议事日程,凝聚“人人、事事、时时、处处”育人合力。

情牵初中毕业学生成长成才

作为一名一直在教育一线工作的代表,蓝红英关注更多的是教育领域的问题,此前就职业启蒙教育、婴幼儿托育照护服务、未成年保护等方面提出过建议,也得到相关承办单位的高度重视。

去年,在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蓝红英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拓宽初中毕业学生成长成才通道的建议。“安徽省教育厅对于我的建议,办理和答复我都很满意。”蓝红英说,我省始终高度重视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不断加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两类学校建设,有效拓宽初中毕业学生成长成才通道。

省教育厅在给蓝红英的答复函中透露,我省不断丰富高中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推进构建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普通高中方面,实施在皖高校县中托管帮扶工程,协调包括中科大在内的 28 所高校托管帮扶 59 所县中,充分利用高校优势资源,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鼓励各地选择有资格优质高中学校开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实施“英才计划”,中科大、合工大、安大、安师大、阜师大与合肥一中、芜湖一中、阜阳一中等 13 所普通高中,在物理、生物、计算机等学科联合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在中等职业教育方面,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紧密衔接,2023年我省就已开展了高职专业学院、高职中专分校设置试点工作,首批认定高职专业学院20个、高职中专分校68个,打通构建中高职纵向贯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最后一公里”。

建议将“教联体”建设列入日程

“今年,我关注的仍然是教育领域问题,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我们看到当前中小学生中的‘小眼镜’,‘小胖墩’,脊柱侧弯,心理健康等问题突出。”蓝红英表示,2024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方案》提出,“教联体”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工作方式。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力争2025年,50%的县建立“教联体”,到2027年所有县全面建立“教联体”。

针对“教联体”建设,蓝红英打算在今年省人代会上提出建议,建议各级政府将“教联体”建设列入部门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谋划推动协同育人工作,完善经费、人员、场地等方面政策保障,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落实落地。“今后工作中,我还会继续关注教育类民生热点,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她表示。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汪漪 图片由蓝红英提供)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