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季度安徽地区生产总值122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为近三年最好水平。第一产业增加值48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4437亿元,增长7%;第三产业增加值7346亿元,增长5.9%。全省经济实现“开门红”。
全省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据了解,一季度全省经济延续去年以来回升向好态势,农业、工业、服务业全面加快,消费市场持续恢复,进出口在“抢出口”效应作用下,加快了5.7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1%,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0.3%。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比由上年同期的26.7%下降到23.1%。前2个月规上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5%,对规上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8.9%。
不断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一季度规上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2.1%,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5.5%、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民间项目投资增长10.4%,高于全部项目投资增速1.6个百分点。
一季度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等财政支出合计增长15.5%。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序时进度、调查失业率低于年度控制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4.9%和6.2%。
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224元
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224元,居全国第11位,在中部地区排位靠前,同比增长4.9%。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444元、同比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866元、同比增长5.0%。人均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14.8%、11.0%、10.3%,仅居住类消费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出现下降。
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2884元,同比增长6.5%,快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1.6个百分点,已连续2个季度超过居民消费增速,其中文化娱乐、休闲保健等消费支出快速增长是主要原因。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9.9%,比上年同期上升0.6个百分点。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一季度全省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0%,和2021年相比,下降1.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进一步缩小。一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高于城镇0.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值为1.44,较上年同期有所缩小。
自“两新”政策实施以来,安徽各地出台了多项举措,优化服务流程,有力带动了消费持续回升向好。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4.8%,其中居民人均汽车消费支出增长9.5%,为近年来最高水平;人均手机数码等产品消费支出同比增长29.2%。全省多地发放专用消费券促进文化旅游消费,叠加节假日因素,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团体旅游、景点门票、文化演出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3.6%、18.3%和47.2%。
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
从消费看,截至3月底,全省累计使用汽车置换补贴资金7.4亿元,家电消费品补贴资金9.1亿元,手机、平板、智能手表补贴资金3.9亿元,带动相关商品销售快速增长。
从投资看,随着中央各类资金加快使用,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4.1%、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70.3%;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7.2%、贡献率达24.9%。
从房地产市场看,在一系列利好政策作用下,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由上年全年的17.8%收窄为2.3%。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