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技艺上海开课
来源: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吴春华 分享到 2025-06-23 08:25:30

  近日,在芜湖博物馆内,一招杨式太极拳舒展如行云流水,一式芜湖心意六合拳古朴而刚劲有力——上海杨式太极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伟和芜湖心意六合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军的切磋展演,拉开了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芜湖市主场活动的序幕,现场掌声雷动。

  当非遗传承脉搏汇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潮,便激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活动的启动仪式上,相关部门宣布,芜湖“四季春传统小吃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已通过上海市民艺术夜校评估课程。不久,上海民众也能在家制作小笼汤包、虾籽面等芜湖非遗美食,舌尖上的“皖江风味”将香飘沪上。这得益于今年芜湖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与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新长宁东展教育合作,以运营“欢乐芜湖·市民夜校”为契机,探索的长三角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共建社会化运作新模式。此举也打破了美育资源“小、散、乱”的藩篱。

  本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聚焦“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的主题,旨在让古老的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

  活动期间,非遗市集化身青春舞台,在一楼大厅内,长三角地区非遗与文创产品琳琅满目,美食角的糖葫芦甜香诱人;机器人AI展区则以前沿科技为古老技艺注入时尚气息。此外,现场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非遗表演,包括地方戏曲、传统舞蹈等,让观众在视听中领略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之前觉得传统文化遥远,亲密接触后,才触摸到古老而美好的记忆。”到芜湖毕业旅行的赵文琪,在打卡芜湖博物馆时,偶遇了这场活动。

  “要依托研培院校,培养青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提升非遗保护水平,同时要常态化组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校园,开展非遗研学等活动。”陈军建议。

  鸠兹故地,文化薪火正在年轻的手中愈发明亮。2022年以来,芜湖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打造的“市民夜校”,先后在芜湖盲校、大富社区、“鸠兹遗韵”非遗美学体验中心等地举办课程逾500次,线上线下累计服务民众约13万人次。

  • 作者: 阮孟玥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