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首个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门诊正式落成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2025-06-26 18:03:14

6月25日,安徽省首个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规范化管理示范中心正式设立,同时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门诊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正式落成。该门诊将聚焦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这一常见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症,着力解决患者术后随访管理难、并发症诊治不及时等痛点,通过“早筛、早诊、早治”策略及全流程规范化管理,助力患者提升移植后生活质量。

235404edca578cdcd87bb2fab818755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规范化管理示范中心揭牌仪式)

数据显示,我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平均年增长率达10%,2023年移植量已跃居全球首位。作为我省首家中国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和采集医院,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血液科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移植后并发症的早期诊断与干预方面优势显著。

该院血液科行政主任朱小玉教授表示:“我们希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能够最终治愈疾病、长期无病地生活,这就需要一个全程的管理。”在她看来,许多移植术后发生cGVHD的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且缺乏规范管理标准,因此随访门诊的设立非常重要。“患者出仓后,我们将叮嘱他们到随访门诊接受慢性排异的早筛、早诊、早治”。

据介绍,cGVHD俗称“慢性排异”,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并发症,发病率高达30%-70%,常累及皮肤、口腔、眼睛、肝脏等多个组织和器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

“慢性排异是越早管理获益越大的疾病,早期管理有两个重点:一是早筛早诊早治。身体不同组织器官出现症状要及时关联到慢性排异的可能,进行就医诊断;二是尽早实现并维持免疫稳态并预防纤维化。”中国科大附一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亚专科负责人汤宝林教授认为,预防纤维化意味着能降低纤维化这一特征性病理带来的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风险。

据临床统计,当前超半数cGVHD患者在接受一线标准治疗后,仍需二线或后续治疗。汤宝林教授强调:“初始治疗如未能达成治疗目标时,应及时考虑治疗方案切换,一般6-8周一线治疗无效后就会考虑使用二线治疗方案,以降低疾病反复与进展风险。”据悉,目前二线治疗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近年来也出现ROCK2抑制剂等靶向药物,且被证实有助于恢复免疫平衡并预防与逆转纤维化的双向机制。

“我们护士会在移植前向患者介绍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在术后针对患者的不同症状,联动医护、营养、心理、康复等多学科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中国科大附一院血液科护士长涂美娟提到,目前,中心已将50多例患者纳入慢排门诊管理中,其中中重度患者大约占10%。在随访过程中,护士会将患者的异常情况反馈给医生,及时进行治疗干预,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