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的高温炙烤着合肥街头,沥青路面蒸腾着热浪。在新年菜市场周边,一群身着红马甲的社区工作者正与“烤”验较劲——他们顶着烈日清理占道杂物、疏导流动摊贩,用湿透的衣背在酷暑中铺就一条畅通路。
“师傅,这边通道窄,您往市场里挪两米,既不影响生意,大家过路也安全。”社区工作人员一边帮菜贩搬挪水果筐,一边耐心劝说。连续一周,他和同事们每天清晨5点就守在路口,面对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和流动摊贩的抵触情绪,他们带着“一张笑脸、一句解释、一个方案”逐个沟通。
“刚开始不少摊贩不理解,觉得我们断了他们生计。”新年社区工作人员抹了把脸上的汗,黝黑的胳膊上印着红马甲的晒痕,“我们协调菜市场腾出20个免费临时摊位,又划设了3处规范经营点,让大家有处可去。”如今,20余个流动摊点全部“安家”,占道经营的三轮车、遮阳伞不见了,3米宽的通道豁然开朗。
正午的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社区工作人员蹲在地上清理油污,汗水顺着安全帽带滴进眼睛里。“前几天下雨,摊位一摆,积水根本排不出去。”他顺手将散落的菜叶扫进垃圾桶,“现在每天两趟巡查,路面干净了,连蚊子都少了。”
这份坚守被居民看在眼里。商户主动将摊位往线内收了收,便利店老板搬来冰镇矿泉水:“你们晒脱了皮,我们看着都心疼。”摊贩李大姐更是成了“义务劝导员”,看到新面孔占道就主动上前提醒:“社居委给咱找了好地方,可不能再给添乱。”
当暮色渐浓,气温仍超35℃,社区工作者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路面上,整齐的摊位、畅通的通道、居民的笑脸,成了他们一天辛劳最生动的注脚。在这场高温下的流摊整治战中,新年社区人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浇灌文明,让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温度,在烈日下持续升腾。(牛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