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患儿面唇青紫 安徽影像专家解“谜团”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4-03-15 16:34:01

七岁患儿不明原因面唇青紫近半年,稍一活动就严重缺氧,家属辗转多家医院求医无果。日前,在安医大一附院北区,该院多学科协作精准诊断,最终解开患儿缺氧“谜团”,竟是罕见的肺动静脉短路。

3月12日下午,安医大一附院北区医学影像专家门诊迎来了一位七岁患儿,2019年,小瑞(化名)因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在外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近半年孩子出现面部和口唇青紫,并进行性加重,小朋友活动也明显减少,稍一活动就严重缺氧。小瑞父亲带着孩子辗转安徽、上海等多家大医院求医问药,但一次次失望而归,都没有找到孩子缺氧的确切原因。小瑞父亲看着儿子每况愈下的病情,焦急万分。

该院医学影像中心负责人袁怀平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和阅片,移植后慢性排异?原发病肺受累?肺大泡?这一连串诊断在他脑海里闪过,但是又被他一一排除,因为这些诊断都不足以充分解释孩子疾病的全貌。

袁怀平拿着片子反反复复琢磨,发现肺部部分血管增粗,以静脉增粗为主,凭他多年肺部疾病诊断经验,将其他疾病一一排除后,怀疑肺动静脉短路,然而这个诊断只是怀疑,仅凭CT平扫无法确诊,想要证实还需做心脏超声造影检查。

该院超声科主任詹小林为患儿成功进行了右心造影检查,“造影结果呈明显阳性,可以确定孩子的缺氧是由于肺内血管分流所致。”小瑞缺氧的原因终于找到了,目前患儿正接受下一阶段的治疗。

“影像专科门诊在北京上海等大医院已成为趋势,安徽省尚不多。”袁怀平介绍,该院影像科门诊依托医院、科室及个人特长优势,以呼吸疾病影像诊断为特色,已为全省很多患者解决诊断难题,并可以出具同质化影像报告。

(焦文伟 刘逸群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