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改两为”小辞典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2-07 08:31:54

【编者按】:春节上班第一天,安徽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大会在合肥举行,吹响了提振状态、改进作风、奋勇争先的强劲号角。

“一改两为”为老百姓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幸福感,也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春节刚过,1000多个重点项目在安徽各地陆续开工建设。在合肥,开工和在建的省重点项目超过120个。

我们挑选出安徽省委部署“一改两为”后各个领域涌现的热门词汇,制成“一改两为”小辞典,记录安徽创新举措为民服务、营商环境环境的足迹。



返贫监测一码申报

fan pin jian ce yi ma shen bao

【释义】:一个小程序,也是一种快速监测脱贫对象相关信息的响应机制。农户通过扫码快速自主申报相关信息,并实时同步到安徽省防止返贫监测大数据管理平台。在此之前,农户自主申报方式主要是由村民主动向村干部或村委会反映,在线下完成申报资料的填写和提交。

“免申即享”

mian shen ji xiang

【释义】:安徽惠企政策资金的一种新型发放形式。安徽通过数据抓取、比对分析、校验审核等流程,实现政策与企业自动匹配,在企业端实现惠企政策资金免予申报、直接享受。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

除揭榜挂帅、竞争评审外,我省投资补贴类、贷款贴息类和绩效奖补类政策资金原则上实行“免申即享”。

授权放权清单

shou quan fang quan qing dan

【释义】:安徽版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是目前全国授权放权事项最多的国资监管授放权清单之一。 2022年版清单涵盖了国资监管的大部分业务领域,共44项授权放权事项,较2019年增加了13项,增加幅度超40%。

公共信用信息报告:

gong gong xin yong xin xi bao gao 

【释义】:一种更简明综合的新型企业报告,我省企业可凭该报告代替赴多部门办理的13个重点领域无违法违规证明,节省大量精力。

江淮风暴

jiang huai feng bao

【释义】:针对“老赖”,安徽法院重点打造的执行品牌,发源于5年前“基本解决执行难”执行攻坚战,重点解决执行案件被执行人人难找问题,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风暴”所到之处,“老赖”瑟瑟发抖,人民拍手称快。

【关联词语】:

老赖

释义:又称“失信被执行人”。具有“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抗拒执行”等法定情形。2022年“江淮风暴”夏季行动期间,8141名“老赖”主动履行金额9.13亿元。

人民陪执员:

释义:一种法院执行工作的新制度,“陪执员”从卸任的人民陪审员和选任的人民调解员中选聘。人民陪执员参与执行,有利于化解执行矛盾,提升执行质效。2022年8月,首批6名人民陪执员在合肥中院上岗。目前,“人民陪执员”在合肥全市法院已经实现全覆盖。

一警三派

yi jing san pai

【释义】:对涉及企业案件,安徽在指派属地公安机关规范处置的同时,向联系企业的县(区)公安机关责任领导、责任民警同步推送,依法高效处置。

“办不成事”窗口

ban bu cheng shi chuang kou

【释义】:位于安徽省政务服务大厅,该窗口专办“急难愁盼”,处理普通窗口处理不了的问题。

万家民营企业报告

wan jia  ming ying qi ye bao gao

【释义】:根据《2022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安徽的营商环境排名从2021年的16名提升到2022年的第8名,市场主体实力不断增强。

盲文触摸式公交站台

mang wen gong jiao zhan pai

【释义】:一种为视障人士服务的公交站台。视障人士只要用手触摸站牌上的盲文,就能知道自己所需的乘车信息。2023年,六安公交首批23个盲文触摸式公交站台投入使用,用盲文书写交通信息,站牌下方铺设盲人步道。

刷脸结算

shua lian jie suan

【释义】:一种医保场景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参保群众仅凭“刷脸”即可完成就医购药全流程业务办理,实现从“卡结算”到“码结算”、再“刷脸结算”之转变。目前,全省16个市291家医药机构推广应用医保业务综合服务终端,实现刷脸结算。

关联词语:

一码通办:

释义:一种医保场景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医保参保群众在政务大厅办事,只需用医保电子凭证扫码或刷脸核验,就能自动抓取相关身份信息。目前,全省100%的医保政务服务窗口、自助机支持医保政务服务“一码通办”。

扫码就医:

释义:一种医保场景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参保群众仅凭医保电子凭证,即可看病就医。全省超90%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支持医保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

法律明白人

fa lv ming bai ren

【释义】:村民中具有较好法治素养和一定法律知识,愿意积极参与法治实践,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人员。安徽持续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实施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目标是培养一支群众身边的普法队伍。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梁巍 政经八百工作室 出品)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