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有风的地方造理想的生活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吴春华 分享到 2023-03-31 08:05:39

距离今年的“五一”小长假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天柱山“陌上·海心谷”民宿五一假期客房已经接近售罄。

安徽山美水美,近年来各地民宿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到有山有水的地方开一间民宿,打造理想的生活,也成了不少创业者的选择。治愈游客,繁荣经济,民宿不仅融入好风景,更打造好“钱景”,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在看得见云海的地方建民宿

在天柱山悬崖上建一座民宿,原本不在张家国的人生规划里。2016年底前,他一直从事旅游行业,经营自己的旅行社。2016年底,他和朋友到天柱山游玩,在前山后山交界处的一个废弃茶场,被好风景深深震撼。“可以俯瞰天柱山万亩竹海,蓝天白云,美不胜收。”

“要能在这里盖一座房子,以后来养老,该多好。”张家国无心一句话,朋友接了去:“我帮你问问。”当地旅游部门干脆建议:“要不你做个民宿?”

有空的时候自己住,平时请人来管理下,能有收益,老了还能来养老,这是张家国对民宿最初的想法。但真正开工以后,他才发现这事远比想象的困难。海心谷在海拔700米的悬崖之上,风景绝美的同时周围荒无人烟。“没水没电,只有一条窄路。最开始施工的时候连工人都找不到。”

张家国至今很感激当地旅游主管部门,很多问题在他们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他也很感激当地村民,“海心谷建了9个月,我天天跟工人在一起。他们特别淳朴,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

全国住民宿 “学费”交了20多万

做旅行社的老张,在民宿行业算个新人。施工阶段,他跑遍了全国各地旅游先发地区,住遍了各种民宿。广东、重庆、浙江、云南……光住宿费花了20多万。很多民宿动辄数千元一晚。“订的时候觉得贵,住进去的时候觉得超值。”

遇到这样超值的住宿体验,张家国带着相机,“恨不得把房子每个角落都拍下来。”原样搬回去。高品质也意味着高成本。“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挂衣架,造价很可能在数千元。”最终,海心谷8间房总投资800多万元,远超预期。

2018年6月15日,海心谷开门迎客。“熬”过了最开始的无人问津后,当年7月开始,海心谷开始有预订。张家国一直记得海心谷的第一位客人,是一位当地人,听说悬崖木屋2980元的价格,觉得有点贵。“说整个安庆都没这么贵的。海心谷的第一位客人,我们后来打了八五折。”

越来越多的客人来海心谷,有的客人从北京、广州、深圳乘飞机到合肥,再租车去海心谷。开业前半年,张家国每天在院子里泡壶茶,找客人聊天。“一天一天聊下来,客户需求就聊出来了,我们不断改进。”

2021年,陌上·海心谷在全国旅游民宿评定中,被评为乙级民宿,也是当年安徽唯一获评的乙级民宿。

五年下来,张家国给海心谷的客人“画像”:30~45岁,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女性居多,对环境、入住体验要求高……“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由行,对品质要求更高了。精品民宿满足了游客对高品质度假的需求。”

在城市边上打造“好玩的地方”

还在大学当老师的时候,毕文双就成立了自己的体验式教育工作室。2016年他辞职创业,和合伙人在合肥从事行游教育,做得风生水起。“干了几年,做得还不错,但一直没有自己的营地。”

一个偶然的机会,老毕找到了肥东县桥头集镇华光社区。“离合肥很近,白马山脚下,四面环山,地理位置非常好。”老毕一下看中了这里,北冥有鱼锦张里乡野营地就此诞生。

老毕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从刚开始接触这一行起,他对营地教育就有自己的理想。“依托营地教育,通过体验式教育的手段,给孩子们赋能。”

在他看来,营地教育不是把孩子们拉起来随便搞几个活动,也不是通过军事化教育给孩子“改毛病”。北冥有鱼给孩子们更多的是鼓励,通过营地教育,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

北冥有鱼有很多小木屋,都是孩子们亲手建造的。5~7天的时间里,一群孩子在导师的指导下,用锤子、锯子、钉子等平时在家里不让碰的工具,亲手造一个木屋,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很多孩子在家喊三五遍都没反应,在这里完全不一样。”小木屋让孩子们有成就感,也让家长们非常意外。

营地打造了自己的民宿小院,配备了营地导师。客人多的时候,会开展营地活动。“开始还想有没有人来,没想到特别火爆,客人都特别喜欢。”

去年疫情反复,很多市民选择周边游,北冥有鱼全年火爆。“国庆、中秋等假期,基本要提前一个月预订。周末,得提前一个多星期预订。”

北冥有鱼至今不走网络平台,所有预订都是自有流量,基本全来自朋友圈。“品质做好了,客人一定会发朋友圈,就会有新的朋友看到。”

乡村民宿成乡村振兴重要一环

又是一年春天,老毕的北冥有鱼也在尝试“走出去”。他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在枞阳的第二个营地正在规划中。“政府希望打造一个民宿产业集群,包含民宿、木屋、轻奢帐篷,餐饮、住宿、消费等等,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老毕认为,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民宿今年的发展形势会更好。行业发展过程中,谁能守住初心,拿出特色,稳住客流,就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张家国的梦想是在全国开12家民宿,遍布草原、雪山、沙漠、森林、大海……“目前林芝等一些项目已经在洽谈中。”乡村民宿扎根乡村,张家国的海心谷、天鹅堡开业几年来,带动了周边特色农产品销售,带动了就业。他认为,民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但“远离尘世”“单打独斗”远不足以发挥对振兴乡村的促进作用。

“人才问题是我们一直困扰的大问题。再美的云海,上班每天看也没有吸引力了。乡村民宿难以留住高素质的年轻人才。”海心谷一共7名员工,只有3个年轻人。本地员工一般年龄偏大,服务意识跟不上,年轻人又留不住。张家国尝试过进大学招聘,“人家一听工作地点就不干了。我们这没有外卖,山上连奶茶也喝不上。”张家国每次下山,都给员工带奶茶、咖啡,依然担心留不住年轻人。

“安徽旅游资源丰富、人口基数大,区位好,民宿产业大有可为。”张家国认为,对标江浙沪,安徽民宿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打造民宿产业集群,完善相关配套,形成有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才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也为乡村带来长久的繁荣。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