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记者从以“奋力增进民生福祉,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为主题的“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了解到,2022年,安徽省实施20项民生实事和10项暖民心行动,群众满意度达91%,财政资金投入920.7亿元,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2022年,聚焦解决供需矛盾突出、群众反映强烈、天天有感的民生问题,安徽实施就业促进、老年助餐、安心托幼、便民停车等10项暖民心行动,让党委政府“办的事”精准对接群众“盼的事”,累计统筹各类资金150亿元,38项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2023年,安徽将加强跨部门重大政策协调会商,加大政策集成,形成衔接紧密、协同高效的政策“组合拳”。加强全省暖民心行动资源协同和数据共享,切实解决好“碎片化”问题,提高惠民举措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资金保障,加快各级财政资金拨付进度,确保满足暖民心行动需要。对适宜采取市场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服务,采取以奖代补、贴息等形式,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深化与农发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加大信贷支持暖民心行动的力度。
完善调度机制,健全月调度机制、季度会商机制和“回头看”工作机制,清单化、闭环式推进暖民心行动,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依法监督和民主监督作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暖民心行动视察调研。
广泛听取民意,把群众满不满意、有没有得到实惠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关键,持续开展群众知晓率、满意度调查,真正把暖民心行动打造成持续跟进、动态提升、改善民生的过程。
加大宣传引导,广泛宣讲暖民心行动各项举措,开展政策解读,使群众能够方便的获得政策信息、全面的知晓政策内容、公平的享受政策红利。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典型经验、鲜活做法,努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