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美文】四月营巢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4-10 15:00:42

·项丽敏

皖南四月,天地清明。

这时节的傍晚走出去,看见最多的鸟就是燕子,成群的燕子,在村庄和田野之上安静穿梭,捕食空中的飞虫。

将近六点,太阳下山,燕子仍在低空横斜翻飞,展开的双翼将晚风划出一道道弧线。举起相机,想拍下那些美丽的身影,然而按下快门,拍下的只是空荡荡的天空和落日余晖。

燕子飞得太快了,除了目光,无法捕捉到它们的身影。

一刻钟后,燕子仿佛听到号令,集体撤离而去。暮色罩四野,一只燕子也看不见了。那么多的燕子,此刻去了哪里?是去了各自的旧巢,还是暂时栖息在林中树梢?

在候鸟中,唯有燕子是最信任人类的,把巢安在人的房屋里,在人的眼皮底下进进出出,繁衍后代,丝毫不担心房屋主人会伤害它们。不过燕子也很懂得与人保持距离,它们从不会落在主人家的桌椅上,更不会落在主人的肩膀和手掌,让自己成为人类的宠物。

春来秋往,当人与燕子经年居于同一屋檐下,就被主人默认为家庭中的成员了,也就有了“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春色遍芳菲,闲檐双燕归”这样有情意的诗句。而燕子的知时守信,也使得它极少辜负来自人类的牵挂与惦记。

四月是鸟类的营巢季,这时节在路上遇见的鸟大多一副忙碌的样子,嘴里衔着巢材——枯枝、青苔与柔韧的苇草叶子,一趟一趟,运往选好的巢址。

运输的过程并不总是顺利,昨天见到一只文鸟就被自己衔的苇叶困住。那苇叶足有一尺长,细窄轻飘如同缎带,当文鸟衔着苇叶,翩翩然飞过眼前时,我简直看呆,还没回过神,事故发生,长长的如同缎带的苇叶,不小心给路旁的树枝拦截了。文鸟一个踉跄,倒栽葱样挂在那里。好在文鸟没有受伤,扑腾了一会,站稳,重新衔住苇叶,想把它拽出,哪里拽得动,那树枝摆明了不想把苇叶还给文鸟,任文鸟怎么努力也是徒然。

昨天在路上还遇见勤劳筑巢的松鸦夫妇。松鸦夫妇选定的巢址是马路边一棵枫杨树,巢就筑在枫杨树高而粗壮的枝丫上,稳稳地卡在枝丫中间。打开相机,对准焦距,偷窥松鸦巢穴的模样,并不怎么精致,一堆细树枝搭在一起,中间铺垫了些青苔。

鸟是天然的建筑师,只不过每种鸟的体型不同,生活习性不同,对巢穴的需求、建筑方式也就不一样了。松鸦将那些树枝搭在一起,看似杂乱,也是有一定章法的,树枝与树枝相嵌,稳固如同篱笆,经得起狂风暴雨的考验。

枫杨树在马路边,难免喧闹,但这棵树已经有些年头,枝叶茂密得很,是上佳的遮风避雨之所,周围又有其它的花草树木,可以就近捕食,松鸦夫妇将巢址选在此树,可见它们是很有头脑的。

并不是所有的鸟都善于为巢穴选址,英国生态学家吉尔伯特·怀特就写过这样的事例:一对斑鹟不慎将巢筑在一根光秃秃的枝丫上,或许是筑巢时比较阴凉,使得它们没有意识到接下来的麻烦——雏鸟出壳后,炎热的夏天就到了,鸟巢没有遮挡物,酷热难当,眼看着雏鸟将被热浪吞噬,斑鹟夫妇不得不使出权宜之计——整个夏天,展开翅膀,喘着气盘桓于鸟巢之上,充当孩子们的遮阳伞。

怀特没有写这一家子斑鹟最后的结局。但愿它们有好的结局,一家子都能活下来,也但愿斑鹟与它们的后代从这次失误中接受教训,在下一季繁殖期到来时,选一个宜居之地筑巢,免得再受这样的曝晒之苦。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