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贸试验区公布2023年一季度建设情况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4-27 19:08:39

4月27日记者从安徽自贸试验区一季度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季度安徽自贸试验区3个片区实现进出口额443亿元,其中出口额343.2亿元、同比增长14.6%;实际使用外资额1.8亿美元、同比增长1.66倍;新增注册企业5049家、同比增长23.9%,实现税收收入142.2亿元、同比增长35.3%,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全省25%的进出口额、29%的实际使用外资额。13个联动创新区实现进出口额370亿元、同比增长22.8%;实际使用外资额8801万美元。

一季度,安徽自贸试验区新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8项。在全国率先形成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新模式,在全国率先探索形成环评与排污许可深度衔接机制,设立全国首个城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在全国首推“全额风险代偿”供应链金融服务新模式,在全国首批试点国产小客车注册登记预查验,实现新车上牌免查验。

推进跨境电商与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融合发展,一季度蚌埠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实现出口 3.2 亿美元、同比增长3.6倍。合肥中欧班列开行340列、同比增长49.8%,带动全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增长29.6%。

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开展“徽动全球”百团出海行动,举办投资安徽行系列活动,合肥片区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基地项目、芜湖片区塔桥多式联运基地项目、蚌埠片区太阳能电池片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信义光伏玻璃,蔚来驱动科技、酷哇科技等重点企业相继增资扩股。一季度,自贸试验区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9600万美元、同比增长2倍;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5198万美元、同比增长1.1倍。

合肥片区启动大众安徽智慧物流项目,芜湖片区设立总规模18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主题基金,有效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一季度,奇瑞出口17.2万辆、同比增长1.5倍,江汽出口4.6万辆、同比增长97.1%。3个片区获批立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30余项、支持经费2.6亿元。截至目前,自贸试验区集聚高新技术企业2408家、占全省总量的15.8%,科技型中小企业2770家、占全省总量的15.5%。

优化金融服务环境,合肥片区设立金融小镇服务站,依法依规开展私募投资基金服务。芜湖片区推行跨境人民币电子化缴税新模式,入库时间压缩2.5天。蚌埠片区打造新材料企业全周期金融服务新模式,已为11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19.41亿元。

优化人才服务环境,试点在公立医院开设国际门诊,累计服务境外人士近600人次。建立出入境相关服务“绿名单”制度,覆盖714家涉外企业。优化法治环境,挂牌运行合肥仲裁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打造“一站式”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新平台。推行“两书同送+闭环管理”信用修复机制改革,实现新增行政处罚案件主动告知率100%、市场主体信用修复知晓率100%。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李萌)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