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安徽答卷】淮北:“乌金”变“绿金” 春风微拂绿金湖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4-27 19:14:39

春风吹拂绿金湖水面,泛起一阵阵涟漪,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淮北市相山区绿金湖,犹如镶嵌在淮北的翡翠,正在用最美的姿态迎接市民游客,展现淮北美景。

景观提升“扮靓”绿金湖

站在高处眺望绿金湖四周,绿金湖景观提升项目正有序实施中。为了“扮靓”绿金湖,给市民和游客增添游玩的好去处,工人们不断努力,加快步伐,轰鸣的挖掘机声与工人们锤打声交织在一起,各施工点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绿金湖又名中湖,坐落于淮北市相山区东部,是淮北市区最大的湖泊,也是全国地级市中最大的人工内湖。

湖区北至人民路,东邻龙岱河,南到沱河路,西沿龙山路。

据了解,自20世纪80年代受地面沉降影响,淮北市相山区对辖区内11个社区居民集中搬迁安置,经多年综合治理后,形成水域面积1.16万亩,总蓄水库容达3680万立方米的人工内湖,目前绿金湖已成为当前全国地级市中面积最大的人工内湖。

据介绍,绿金湖景观提升项目于去年11月开始动工建设,项目规划面积约10.7平方公里,其中规划水域面积约5.4平方公里,规划绿地面积约5.3平方公里。

改造采煤沉陷区 一带双城三青山

绿金湖源于淮北矿业集团朱庄煤矿、杨庄煤矿采煤所形成的采空区,是地下水上升、聚集降雨和汇集地表水形成的人工塌陷湖泊。

绿金湖曾经是个采煤塌陷区,水质也比较差。曾经的绿金湖,污水乱流,道路破碎,桥梁断裂;如今的绿金湖,湖水清澈,绿意盎然,风景如画。淮北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提出“中国碳谷 绿金淮北”发展战略,大力推进采煤塌陷区改造工作。

绿金湖作为多部批准的国家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项目,总投资达22亿元,建设完成后的绿金湖不仅是当前全国地级市中面积最大的人工内湖,也是淮北市采煤塌陷地治理和城市转型发展的示范窗口。

淮北市采煤塌陷区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曾荣获2020—2021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获得该奖项的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程。

截至2022年底,淮北市治理采煤沉陷区面积约21.9万亩,治理率达51.5%,总投入资金约157亿元,淮北人迎来了“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的新形象,也让全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之路有了新选项。

目前,绿金湖已经完成了管理范围划定和岸线保护利用规划,组织编制了《绿金湖“一湖一策”实施方案》,建立了相山区智慧河长平台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有 3 处监测站点。此外相山区全面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湖长体系,分级设立湖长,实现了全覆盖。

打造绿金湖城市中央公园

如今经过治理后的绿金湖,成了市民在节假日及周末期间休闲游玩打卡点之一。据了解,绿金湖的提升建设包括人民路休闲公园、堤顶路景观公园、东码头游艺乐园、观光火车中湖沿线花海、晨夕连心(连心岛)、金沙戏水(砂石广场)等16个项目。

目前,“煤美与共 湖上淮北”旅游观光火车公园项目已经启动,计划建设集观光游览、情景体验、运动休闲、科普教育、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

除此之外,绿金湖经过治理后,也提高了区域生物多样性。治理后形成的连片湖面达1.16万亩,成为大面积连片生态水域,建成圆梦岛、连心岛、绿金岛(鸟岛)、一树岛等5个生态岛屿,为100余种动物和近百种植物提供了栖息地,成为皖北地区重要的候鸟中转站,每年有白天鹅、白鹭等多种野生鸟类在绿金湖区域补给、栖息。植树种草面积达上万亩,成为名符其实的淮北绿肺,对区域小气候改善起到一定作用。

目前,绿金湖公园致力建设集生态修复、科学研究、文化创意、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城市中央公园,打造成三省多市地区的标志性旅游景点。

(安徽商报融媒体见习记者 徐宏博 记者 刘晓然)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