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十大名茶中,出自安徽的茶叶就占了四成。5月15日上午,中央网信办“中国式现代化长三角实践” 网上主题活动走进黄山毛峰核心产区的黄山市徽州区,在谢裕大茶博园里深入了解茶叶从茶园到茶杯的整个过程,感受具有徽州特色的黄山毛峰茶文化魅力。
谢裕大茶博园坐落在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分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黄山茶树种优质资源保护园、高效双茶示范园、黄山特色山珍种植园以及立体循环养殖园等板块,集历史传承、名茶展示、生态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娱乐、民俗风情、文化交流、茶宴茶食于一体,是体验茶文化兼具研学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的文旅综合体,由国内首家新三板挂牌茶企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斥资2.6亿元打造。
记者一行走进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大厅时,迎面端坐的是谢正安的塑像。谢正安是徽州区富溪乡人,清光绪元年,他凭借多年的制茶经验,精选鲜叶精心加工,在黄山云雾茶的基础上创制出独具风味的“黄山毛峰”。同年,谢正安在上海开办了“谢裕大茶行”,将“黄山毛峰”推向市场。清末重臣张之洞专门为之题词:“诚招天下客,誉满谢公楼”,新安画派一代宗师黄宾虹也题写了“黄山毛峰第一家”的匾额。
在徽州,茶融入了普通家庭生活,也贯穿了徽州人的一生。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分为茶史溯源、徽茶之光、茗香天成三个板块十二个单元,详细地展示中国茶叶及安徽茶叶的历史和文化。伴随讲解员的解说,黄山毛峰乃至中国茶的前世今生,以文物文献、照片影像、沙盘模型、茶具机具、茶道表演、茶品展示等形式,逐一呈现在采访团眼前。
在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周边,是2000亩绵延起伏的绿色生态茶园,茶园中间种着樱花等四季物候,建有观光亭阁、孔雀园、滑道、喊泉、卡丁车、脚踏船等休闲娱乐设施,设有手工制茶坊等体验场所。据记者了解,目前,整个茶园实施喷灌,可调节茶园的温湿度,改善茶园的小气候,提升茶叶醇香品质。同时,使用频振式杀虫灯、生物农药、专用有机肥等茶园绿色防控措施,实现茶叶种植全程清洁化,提高茶园亩均产值。
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谢裕大茶博园依托黄山谢裕大茶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谢裕大茶博园星创天地等科技创新平合,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黄山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据了解,今年3月份以来,茶博园日均接待各类游客3000人,日均营业收入达30万元。(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