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印发 到2025年末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成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3-05-19 23:59:44

5月19日,记者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获悉,近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合肥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合政办秘)〔2023〕26号)。

《方案》提出,到2025年末,与智能建造模式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标准体系、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成;培育智能建造建筑业龙头企业不少于10家、智能建造产业基地不少于10个,形成一批以上下游骨干企业为核心、产业链完善的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实施智能建造试点项目不少于50个;建设部品部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不少于10个;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力争达到50%。

《方案》明确了12项任务,包括加强智能建造技术创新、强化数字化设计运用、推行智能化施工管理、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示范、完善智能建造产业布局、支持智能建造产业发展、打造部品部件智能工厂、优化政府监管机制、加强专技人才培养、组建智能建造专家库、完善支持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标准规范等。

合肥将支持企业申报智能建造方向科技计划项目、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和科技创新成果登记、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推进工程勘察数字化转型,探索建筑信息模型(BIM)正向设计和设计成果交付,建立BIM审查信息系统。推进建筑机器人在生产、施工、维保等环节的应用,辅助和替代“危、繁、脏、重”施工作业。

遴选具有示范效应的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开展智能建造新技术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建立智能建造应用场景库和可复制经验清单。以装配式建筑制造基地为基础,积极引入智能建造优质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形成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市级智能建造产业基地,打造智能建造产业集群。推行数字化车问建设,引导有实力的企业积极打造部品部件智能工厂,不断提高智能化装备和机器人的应用比例和场景。

此外,将持续优化合肥市工程建设全业务资源管理平台,完善“两库一码”(人员库、项目库和工地码)、工程勘察信息化管理系统、数字化审图系统、能耗监测系统等业务监管系统。支持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等高等院校和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增设智能建造、建筑工业化相关专业,培养智能建造、建筑工业化等领城专业技术人才及高层次管理人才。从勘察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等企业和高等院校中遴选智能建造专家,组建合肥市智能建造专家库。 

合肥将积极构建有利于智能建适发展的政策环境,出台土地规划、科技创新、财税金融、人才培养等针对性支持政策,形成智能建造政策工具箱。开展智能建造相关标准规范研究和编制工作,搭建先进适用的智能建造标准框架。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吴梦君)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