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与安徽省图书馆捐建第106和107个爱心图书室 书送希望,爱心再起航——安徽日报志愿服务总队安徽商报“爱心面对面”志愿服务分队走进高刘街道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3-05-21 17:49:05

捐出一本书,奉献一份爱心。为了给乡村孩子们送去知识和力量,5月19日,安徽日报志愿服务总队安徽商报“爱心面对面”志愿服务分队再次出发,走进合肥经开实验高刘小学,将十年的品牌公益活动“阳光课堂”送到基层,并带来无人机、急救、创意美术和思政等课程。自2011年,安徽商报联合安徽省图书馆共同主办“爱心一日捐”公益活动以来,已在全国范围内捐建105个“爱心图书室”,数万名乡村孩子从中获益。本次安徽商报和安徽省图书馆、合肥市翡翠学校共捐赠爱心图书1250册,在该校和农家书屋捐建了106和107个爱心图书室。

情系乡村孩子   传递书香助力成长

 “目前,我们学校共有1525名学生,30多个教学班,学校一直重视孩子的阅读。”在爱心图书室捐赠仪式上,合肥经开实验高刘小学党支部副书记吴化国表示,学校地理位置比较偏远,本次捐赠的图书极大鼓励学生们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不知不觉,我们联合安徽商报共同发起‘爱心一日捐’已经12年了,捐建的爱心图书室覆盖了全国以及江淮两岸。”安徽省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主任孙瑞华在捐赠仪式上介绍说,今年也是安徽省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将继续做好“爱心图书室”“馆员妈妈讲故事”等公益活动。

看到孩子们拿到捐赠的课外图书认真阅读的样子,安徽商报党员记者、“爱心面对面”栏目主持人邱红感慨地说:“爱心面对面是全省公益栏目开设最早、时间最长的,这些年来,十分感谢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献出的爱心。”值得一提的是,“爱心一日捐”在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的2012年“全国阅读推广活动经典创新案例”征集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此前,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到遥远的边疆西藏墨脱县,截至目前,已经有107个爱心图书室在全国建立。

阳光课堂为乡村孩子点亮梦想 

此次,安徽日报志愿服务总队安徽商报“爱心面对面”志愿服务分队走进合肥经开实验高刘小学,旨在帮助该校建起一个“爱心快乐图书室”。安徽商报联合安徽省图书馆、合肥市翡翠学校开展了爱心捐赠活动,总共募集到1250册图书和杂志。

高刘街道党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王振娅表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实现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和街道一定会用好、管理好这批图书,从中获取知识和力量。作为安徽商报品牌公益活动“阳光课堂”也再次开课,在上课的名记者当中,邱红以《看不见的世界,看得见的梦想》为题,给三(1)班的学生们深情讲述盲人大学生王香君的成长励志故事,同学们听得入神,也被王香君自强不息的故事深深打动。来自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张峰带来的《校园急救》,从现场急救的定义、如何进行求救到生活中的急救常识,向学生们介绍急救知识。通过现场展示,让学生们了解海姆立克法和心肺复苏的正确急救动作。“从来没有想过,假如某天身边的人忽然倒下,我该如何施救这个问题。”来自五(1)班汪浩轩同学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通过今天的学习,未来突然有险情发生时,他知道该如何冷静应对。

此外,爱心单位合肥市翡翠学校派出了党员教师张茹助阵志愿服务队,给四年级(4)班的孩子们上了一堂创意绘画课。这个班级43名孩子,对这堂“拼拼贴贴画画”的绘画课既觉得新鲜又感到好玩。在张茹老师的示范下,孩子们分别创作了探寻博物馆、童年的梦想以及奇妙的动物园等主题画。当记者来到《奇妙动物园》小组时,许萌萌同学介绍了自己的奇思妙想,将神奇的动物园展现得栩栩如生。张茹告诉记者,“通过这堂绘画课,可以看出来,孩子们掌握了技巧,有了工具,都可以画出心中的美好世界。”

今年,根据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一支部一特色、一单位一品牌”的部署,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各项要求,“爱心面对面”将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常态化开展各种公益志愿服务活动,扶贫济困助残,继续践行安徽商报“新锐主流,人文关怀”的办报理念。

(通讯员 梁青山 陈佳佳 陈芸 张红 史安琪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周梅 郜征/文 任逸伟 杨雪娇/摄)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