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美文】一口鲜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5-22 09:56:13

母亲打来电话,说屋后小山坡上的笋子一茬接一茬地冒尖儿,要不要给我寄点?我赶忙推辞了。

老话说,食过春笋,才知春之味。我肚里的馋虫早已被勾动起来,不由得想念起老家那片竹林。

每年立春过后,走在一丛丛修竹间,能感觉到脚下总会踩到一个个硬硬尖尖的疙瘩。待几声惊雷初响,几场绵绵的春雨洒下,那些笋疙瘩顶开松软泥土,探出一个个小脑袋,调皮地跑得满地都是。春笋见风长,采摘不及,很快就从调皮的娃娃长成了修长的谦谦君子。不上课的时候,我们姐妹俩背着小竹篓跟着父亲上山采笋。父亲要观察竹子长势的疏密,疏落处的笋子需留着,待它们长成竿竿修竹;茂密处的笋子则采掉,为竹子的生长留出更多空间。我与姐姐飞快地采着笋,手巧的父亲则将长势不佳的竹子伐掉,削成竹篾编织提篮或者小鸟、小狗等作为比赛的奖品。

采回来的春笋,剥去壳,焯水后浸泡一夜除去苦涩味儿,然后或拌或炒或炖或做汤,可荤可素,鲜美非常。没错,若要用一个字形容这春日的笋子,必是这“鲜”字莫属。古时候调味品少,善于烹饪的厨师会用笋汁来提鲜。李渔《闲情偶寄》谈到:“庖人之善治具者,凡有焯笋之汤,悉留不去,每作一馔,必以和之,食者但知他物之鲜,而不知有所以鲜之者在也。”把焯笋的汤汁留下,每做一道菜就放一点,食客只觉得菜肴鲜美,却不知道鲜味的奥秘所在,真是厨师的高明之处。这鲜味儿里,带着春风的和煦,蕴着春雨的绵密,含着春阳的明媚,带着春泥的清香。一口春笋,尝尽春的滋味。

我爱吃春笋炒腊肉。母亲把腊肉煸出香味,蒜片辣椒爆香,加入笋片大火爆炒片刻即出锅。这道菜咸香鲜美,是下饭的绝佳配菜。只是母亲觉得腊肉是腌制品,吃多了对健康无益,并不常做。她最拿手的,是春笋鲫鱼汤。新鲜鲫鱼用盐腌制后,爆香姜片,将鲫鱼两面略煎一下 ,加水,放入春笋,烧开后转小火煨半小时,起锅后放盐、胡椒粉,撒上葱花。春笋鲫鱼汤色白,鱼肉鲜嫩,春笋爽滑,是全家的最爱。

忆起故乡的竹林和饭桌上的春味,心里不禁生出丝丝温暖。不想在接到母亲电话两日后,快递小哥送来了一个纸箱。打开,一股湿淋淋的春气迎面扑来,才知母亲到底还是寄来了春笋。随着笋子寄过来的,还有一份手写菜谱,上面写着油焖笋、笋丁烧麦、凉拌鸡丝笋、竹笋焖饭、春笋豆腐羹等各式菜肴的做法。我仿佛看见母亲鼻梁上架着老花镜,伏在桌上一笔一画写下菜谱的样子,眼眶不由得泛起酸涩。

照着母亲的菜谱做了一顿春笋宴,看着家人大快朵颐,不禁慨然。母亲寄来的哪里是一箱春笋?分明是山野的风月,是童年的时光,是故乡的春天,更是一份拳拳母爱。

(谭捷)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