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腹泻易发 合肥疾控提醒:及时就诊“肠道门诊”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5-24 15:29:56

时值夏季,温度逐渐攀升,由于气温高湿度大细菌、病毒等轮番上场,很容易引发肠道疾病,一旦发生腹泻、腹痛、呕吐等疑似肠道疾病,应及时就医。据了解,每年的5月1日-10月31日,合肥的多家医院“肠道门诊”均纷纷登场,这是为夏季急性腹泻病人提供的快速就诊通道,也是为阻断肠道传染病在就诊患者间交叉感染设置的安全屏障。

记者从合肥市疾控中心了解到,夏季常见肠道传染病包括有细菌性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中的“甲肝和戊肝”以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

其中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病人有排便不尽的感觉,粪便可呈黏液脓血状,常伴有发热,儿童较成人症状重。伤寒则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以发热为初始症状,身体乏力,食欲减退,可伴有咳嗽、咽炎、轻微腹泻等症状,病情逐渐加重时,体温呈阶梯状升高,可在一周内升到39℃~40℃。

病毒性肝炎中的“甲肝和戊肝”主要表现为乏力、厌食(厌油),常感恶心、腹泻、右上腹痛等症状。随着病程的发展,部分患者可出现巩膜黄染、发热等情况。

此外,夏季还容易发生一些感染性腹泻病,病原体种类多,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是肠道门诊中最常见的传染病。

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可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每日排便次数明显增加(24小时内≥3次),且粪便性状异常,如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或血便等,应及时到肠道门诊就诊。

据介绍,医院夏季开设的肠道门诊可看腹泻病,例如:霍乱、痢疾等肠道传染病,误食苦瓠子、儿童消化不良等肠道黏膜损伤或功能性肠胃病。

其中肠道传染病主要是由病原体通过饮水或食物等途径进入身体后,在肠道内繁殖、分泌毒素,破坏肠黏膜组织,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和损害,影响身体健康,而经患者粪便排出的病原体,可能再次感染他人。

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喝生水、勤洗手,教育儿童避免把小脏手放在嘴里。保持居家、就餐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蟑螂等易传播传染病的媒介。

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损害肠胃,降低身体抵抗力。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品,加工时要生熟分开,生吃的瓜果蔬菜应该用流动水洗净,吃剩的食物即使放在冰箱内,时间也不能过长,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地加热。

如家中有人发生腹泻、呕吐等疑似肠道疾病,应及时就医,同时注意做好污物消毒处理和家人防护,努力避免家庭成员间相互传染。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