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调查显示,2022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今年,国家教育部印发《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在第28个全国“爱眼日”到来之际,为了能够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6月4日下午,商报社区行走进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银河社区,与15名小学生参加眼科小医生职业体验活动。穿上白大褂、验光、问诊,“小医生”们通过角色体验,学习视力测试的专业技能,近距离了解青少年眼部疾病的发生、预防与治疗,同时也要把护眼知识分享给更多的小朋友们。
争当小小“眼科医生”
“原来判断眼睛是否近视,不能只参考度数”“这是我第一次走进眼科手术室,太神奇了”“原来近视发生前都是有征兆的”……当天活动现场,小医生们穿上白大褂,进入角色体验。在验光区前,一名小医生正为“患者”进行视力检测,“你的视力非常好,2只眼睛都是5.0!”“你的左眼4.8,右眼5.0,有轻度近视,要减少用平板电脑和手机的时间哦。”虽然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但小医生工作的样子已经有板有眼了。另外一名实习医生则坐在电脑角膜验光仪前,细心观察眼科医生的示范操作。到了自己上场时,“小医生”邓彦霖一边紧盯显示屏上的影像,一边手握操纵杆小心挪动仪器控制杆,“你把下巴放在台面上,看着前面的小房子别动,保持住哦!”听完医生的叮嘱,“患者”立刻端正坐姿,配合医生检查。
“我一直很好奇这个小小的仪器,是如何查出我们眼睛的近视程度的。今天终于实际体验了一把,太神奇了。” 邓彦霖兴奋地说道。除了角色体验之外,专业的眼科医生还带来眼部健康小课堂,讲述实用的护眼知识。“儿童和青少年近视问题应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眼科医生王婷婷倡导说,希望父母和监护人要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培养和督促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以及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由于孩子经常在家上网课,所以难免会造成视力下降。”家住芜湖路的范珊珊表示,作为家长,她明白近视可能给学习、生活甚至就业带来的影响,但有时使用电子产品又无法避免。桂女士表示,通过今天的活动,她学习了正确用眼的内容,十分有意义。“假性近视是什么,如何科学用眼,还能恢复正常视力吗?”“什么年龄可以做近视激光矫正手术?”互动环节,大家纷纷提出疑问,眼科医生则一一做出解答。
民情走访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事
对于家住邮电东村的李阿姨来说,前段时间心情并不好。由于她家住在一楼,而楼上住户总是把垃圾丢在她家院子里,“虽然每天都有垃圾,但是我却不知道是谁扔的,即便问了也没人承认。”无奈之下,李阿姨向社区求助。活动当天,网格长刘志鹏带着李阿姨的诉求,和义警走访楼上住户,挨家挨户进行宣传乱丢垃圾和高空抛物的危害。“从楼上直接抛生活垃圾,不仅破坏居住环境,如果砸到人,也要承担侵权责任。”在社区的调解下,楼上的住户表示不会再乱扔垃圾,李阿姨心中的烦恼事,终于得到了解决。
在走访中,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为了深入化解居民群众矛盾纠纷,银河社区以网格党支部为着力点,通过流动工作站、入户走访等形式,在网格内开展“三情”大走访活动,就居民反映的物业管理、环境卫生、停车难、邻里纠纷等问题,一一记录在册,制定问题清单,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截至目前,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银河社区共开展“三情”大走访活动12次,收集问题15条,解决15条。下一步,银河社区将持续开展“三情”大走访活动,在辖区内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切实提高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周梅 通讯员 孙铭娟 张冬蕊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