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亮:穿梭沪皖,逐梦量子 “长三角”是个大舞台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3-06-05 19:52:36

再过两天,韩亮回合肥工作就满两年了。从合肥到上海,从上海到合肥,从学生到一名 “逐梦量子”的测试工程师,韩亮在“长三角”转了一个圈,在家乡扎下了根。在合肥的生活很惬意,工作中年轻人有更多机会“挑大梁”……韩亮感受家乡的温暖,也看见自己的成长。

找工作远比预想要顺利

逍遥津、包公园、明教寺……韩亮是土生土长的合肥人,本科考上了安徽工业大学,他第一次离开家去马鞍山上学,学的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大学毕业后,他想去更广阔的世界看一看,考研时考入上海大学,攻读机械工程专业。

“对于年轻人来说,上海有很多机会,生活也很便利。”2019年,韩亮研究生毕业。“当时找工作主要还是通过校招。来学校招聘的大部分是上海本土企业,我也在上海一家大型传统通信企业找到了工作。”

 尽管收入、工作环境等方面都比较满意,两年后,韩亮还是决定回家。“女朋友在合肥工作,家人都在合肥,都希望我回来。”2021年,他尝试在合肥找工作。“一开始确实也担心,担心在合肥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担心机会少,收入会降低。”

在合肥的求职经历却出乎预料。由于在上海公司的出色表现,韩亮原公司的领导和同事都热情为他介绍了合肥的工作。韩亮自己也在网上投简历。“跟预想的不太一样,适合的、可选择的岗位很多,很多大公司在合肥有分公司,行业内很多很知名龙头企业也在合肥。”

韩亮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3月开始在网上投简历,参加线上面试,很快就有合肥的企业向他发出邀请,陆续拿到了几个offer,6月就入职了现在的公司。

后来韩亮与同事和同学们交流过,大家都有相似的感觉。“合肥作为科创名城,这些年科创企业越来越多。企业活力足,重视人才,愿意给年轻人机会。”

“合肥的温度”很温暖

韩亮目前在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测试工程师。回忆起两年前的面试经历,“有点意外,也很温暖”。“3月投了简历,因为还在上海工作,跟公司约定4月底来合肥面试。”

4月29日,韩亮赶到合肥参加了面试。“第一轮面试是我后来的团队负责人和同事面试的,大概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当时我对量子通信的了解其实并不多,但一个多小时沟通下来,领导和同事们的专业和亲和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听说韩亮假期结束要赶回上海,公司破例在当天下午就为他安排了第二轮面试,并在面试结束后就向他发出了邀请。“当时手里其实也拿到了其他公司的offer,但量子通信广阔的发展前景,公司能够为年轻人提供的平台,都特别吸引我,最终决定留下来。”

近年来,合肥陆续出台服务人才发展若干政策,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定制了一系列普惠性、特殊性举措。入职后,韩亮更深刻感受到了“合肥的温度”。“从政府到企业,优惠政策很多,很细致。很多外地来的同事每个月能够享受到租房补贴,硕士生每月一千多元,博士生更高,基本能解决租房成本,工作没有后顾之忧。”

有压力也有更大的舞台 

韩亮工作的国盾量子主要围绕量子保密通信产品及安全应用、量子计算及测量设备开展相关业务,是首家以量子科技为主营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近年来,国盾量子的产品被部署在包括世界首条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在内的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合肥等地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网和各类行业量子保密通信接入网,公司还参与了“祖冲之二号”超导量子计算优越性实验等重大项目。作为测试工程师,入职两年的时间里,韩亮就参与了“京沪干线”等多个项目的产品测试工作。

国盾量子总裁应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量子科技在科研方面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需要物理、计算机、数学、工程等不同背景的工作者通力合作。在韩亮看来,测试工程师是产品质量的把关者,一个优秀的测试工程师不仅需要对产品性能非常了解,更需要多学科的专业背景,需要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是一个必须持续学习、勇于应对挑战的岗位。

“在上海工作的时候,一个测试团队有上百人,我只是其中的一环。”韩亮告诉记者,在国盾量子,年轻人特别多,公司也会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挑大梁”。“要有全局观,压力更大,但也有更大的舞台,成长会很快。”

测试工程师的工作伴随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此前,韩亮负责公司一款40兆量子密钥分发设备的测试工作,他创新测试方法,发现了3个新bug,为产品在迭代上市前确保稳定性、可靠性作出了自己的努力。“特别高兴,特别有成就感。”

在合肥的生活很惬意

国盾量子所在的合肥高新区目前已经聚集了数十家量子科技企业,其中不少是行业领军企业。今年4月28日,第二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专项活动——量子信息未来产业峰会在合肥高新区中安创谷全球路演中心举办。合肥高新区科技局在会上发布了“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规划方案”。根据规划,到2025年,量子科技企业将突破100家。

5月31日,国盾量子携手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并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刷新了我国云平台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比特数纪录。

 这些都让韩亮感受到量子科技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过去对很多亲戚、朋友来说,量子还是很陌生的,现在量子已经成了合肥一张闪亮的‘名片’,很多亲友会主动跟我聊起量子,听说我在量子科技企业工作,会很羡慕。” 

韩亮从家到公司驾车通勤只要20几分钟,相比之前的通勤,他觉得很满意。 如今的合肥,“城市越来越大,教育、医疗更方便,工作机会更多,生活也很惬意。”

今年5月起,合肥持续举办“合肥请您来,20万个岗位供您选”活动,让高校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韩亮也关注到了。“很多外地的同学、朋友都关注到了。我也会邀请他们有机会来合肥看一看,感受城市的发展和科创活力。”(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