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6919人 索赔损害赔偿金6.87亿余元 安徽发布2020年以来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工作情况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3-06-13 00:01:22

6月12日,记者从安徽省人民检察院举办的“生态检察助力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几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聚焦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充分发挥刑事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深化机制建设,依法及时惩治各类破坏环境资源违法犯罪行为,为污染防治攻坚战重大战略实施和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2020年至今,全省检察机关共建议行政机关移送破坏环境资源类案件727件882人,批准逮捕723件1262人,起诉3521件6919人。摸排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领域侵害公共利益问题线索4034条,立案3300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525件;共向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企业和个人索赔损害赔偿金6.87亿余元。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长江“十年禁渔”重大战略落地落实,2020年8月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339件409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38件49人;批准逮捕  53件99人,起诉1001件1613人。在资源修复方面,全省检察机关摸排渔业资源保护公益诉讼线索705条,立案484件,向相关渔业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57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18件,引导违法行为人及行政机关增殖放流各类幼鱼1.1亿余尾。

此外,全省检察机关积极推动重点领域及特定领域环境污染问题,紧盯固废污染问题,办理固废污染公益诉讼案件123件;紧盯尾矿库污染问题治理,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197件,推动相关行政机关和企业治理尾矿库224座,清理矿渣等污染物1200余万吨。聚焦城市黑臭水体及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问题,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242件,督促治理被污染水体372处;聚焦农村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制发检察建议148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针对大运河安徽段污染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公益诉讼立案11件,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南四湖流域污染问题成立安徽专案分组,立案18件。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