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学视角探索中国古代文明:葛兰言的研究与影响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2023-07-14 09:54:51

葛兰言(MarcelGranet,1884-1940)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汉学家,也是社会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法国第一位将社会学方法应用于古代中国研究的学者,对中国文明、思想、宗教、节日、舞蹈、寓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开创了西方汉学中的社会学派,对后世的中国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葛兰言出生于法国巴黎,曾在法国高等师范学院就读并取得历史教师从业资格证书。他曾先后师从社会学家涂尔干、汉学家沙畹等人,受到他们的启发和指导。他曾于1911-1913年和1918-1919年两次来到中国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和文献。他曾任教于法国高等研究学院,从1925年起任教于国立东方现代语言学校。他在1921年创立了中国研究学院,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汉学家。

葛兰言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古代中国,尤其是周代和春秋战国时期。他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历史、考古、文献、民俗等多种资料,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结构、功能、变迁、文化、思想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解释。他认为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封建式的家族制度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礼仪制度为维系,以祭祀活动为表现。他强调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农民阶层的重要性和作用,认为农民不仅是经济生产的主体,也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主体。他还探讨了中国古代社会中皇帝、贵族、士人、妇女等不同群体的地位、角色、心理和行为。

葛兰言的主要著作有《中国节日与古代歌曲》《中国人的宗教》《古代中国的舞蹈与寓言》《中国文明---公开生活与私生活》《中国思想》《中国社会学研究》等。这些著作展示了葛兰言对中国古代社会各个方面的深刻见解和广博学识,也体现了他对中国文化的敬意和欣赏。虽然葛兰言的一些观点和结论在后来被证明有所偏颇或不足,但他仍然是西方汉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的著作仍然是中国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葛兰言是一位博学多才、敢于创新、热爱中国文化的法国社会学家和汉学家,他为法国和世界的中国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广告]免责声明:本文为宣传商业资讯,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亦不代表本网站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或投资行为参考,本网站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