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制造业一线的年轻人爱上合肥这座城市 追技术迭代成长享更优生活保障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吴春华 分享到 2023-07-21 07:52:12

今年25岁的吴旭东最近很开心,单间宿舍的申请已获公司通过,很快就有自己的独享空间了,这是他入职整一年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产业提升带动企业快速发展,为吸引人才,越来越多优质的住宿、餐饮等生活条件,被纳入企业招工时提供的基本保障中,也让新员工能够更加安心工作。

吴旭东:用两三年时间成为技术骨干

蚌埠人吴旭东,现在是位于合肥经开区的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设备技术员,今年7月4日刚好是他入职整一年。“最近我的单间宿舍的申请被批准了,很开心。”7月20日接受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采访时他很高兴。

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上市企业,为国内背光源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2010年左右创始团队从深圳来到合肥落户,10年时间成长为上市企业。“公司就在我们学校附近。”吴旭东说,在安徽建筑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学习4年后,去年毕业。公司到学校校招,他就报名应聘。“我们这个专业,普遍刚工作薪资都不高,但这家公司超出同行业企业给的工资”,他回忆,当时校招设备技术员岗位标出的月薪为6000元,“单位就在学校附近,周边都是自己熟悉的环境,给的工资还可以,就投了简历。”

经过几轮面试,吴旭东去年7月正式成为芯瑞达的员工。其他企业员工入职后大多都是公司章程、管理规定、技能培训,但芯瑞达给他的感觉“比较特别”。“公司把我们这批入职的新员工拉到六安一个度假村团建。”他回忆,几天时间并没有给他们讲太多管理规定、技能知识,而是让新员工之间熟悉、了解,组成团队比赛,互相介绍自己。“挺不一样的,我们一起毕业已经工作的同学里,好像还没有这样的。”

在公司,吴旭东班组主要负责生产设备的运行调试、监控,保障产线的正常运行。“每天正常工作8小时,有时候碰到要调试参数、调整流程就要晚点儿下班。”但最晚下班不会超过晚上8点。每天早上8:30,他就要到岗,中午11:50~12:50是吃饭休息时间。“我们这个岗位是一个动态工作,按点看下产线情况,有需要调整的或者订单多的时候才比较忙。”

工作刚满一年,吴旭东的月薪已达7000~8000元。最近,他正等着公司通知搬入单间宿舍,“大概30平方米,空调、冰箱、卫生间、电视啥的都有。”之前,他和3名同事住一间宿舍,接近40平米,现在要一个人住单间了,“感觉条件越来越好。”

每天吃饭,吴旭东在公司食堂可以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大窗口打饭,一荤两素7元,全部由公司买单。一种是小窗口,提供小灶炒菜、火锅等特色饭菜,荤菜平均10多元一份,素菜6元左右,“价格比较低,饭菜质量不错”,他笑称自己入职一年都“长胖了”。

吴旭东的女友医学专业今年毕业,目前还在找工作,“希望能在合肥的医院工作,我们两人就可以在合肥定居了。”他憧憬着未来的小日子。

在岗位上,吴旭东工作之余不断充实、提升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公司有一些公共课程,相关岗位可以申请免费上课,老师傅也会在工作中给我们讲很多经验和技巧。”他感觉自己入职一年专业方面提升比较明显,这也让他感受到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

有时候,当公司上了一条新的产线,就需要集中学习大量的知识,实操了解设备,对相关参数进行深度理解,搞清楚背后的原理,以便更好地保障设备运行,为以后的技术支持或技术改造打基础。

从他的视角看,公司产线前端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已经很高,“像我熟悉的线前端基本上就3个人,1个投料,2个看线。”大部分人在后端,包括检测、分拣、包装等。每半年,公司产线部分设备就要更新升级一次,“这取决于设备商,现在操作软件的更新很快,在界面基本保持大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很多新功能被不断开发出来,满足产线更智能化的生产。”因此,设备技术员这个岗位需要不断学习,包括工作时的实操经验积累,以及下班后闲暇时间的理论知识学习。

“我希望在未来两年里,学习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成为公司技术骨干。”吴旭东对自己职业发展有清晰规划。

赵强盛:消除“打螺丝”的误解

相比吴旭东,今年27岁在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工作的赵强盛,已有5年工作履历。2018年7月,赵强盛从合肥财经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毕业,先在杭州从事广告设计统筹工作。“当时就觉得干广告这个工作跟我专业不太搭,还是希望能够到企业工作。”

2021年下半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合肥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这是新产业,我觉得自己一定要参与一把。”当时,他有位同学在华霆动力任职试制验证工程师,“他给我详细讲了企业的技术、产品、薪资待遇这些,我就决定先到华霆动力干。”

入职后,赵强盛因所学专业成为该公司新产品试制验证部门操作员,负责动力电池总成装配工段,包括线束及软硬件连接、封箱等工序。

作为在合肥设立较早的新能源汽车三电产业企业,华霆动力为多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提供动力电池配套产品,这也让赵强盛快速学习了解动力电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每天,他的工作时间是8:30~17:30,中午11:00~12:00是午休时间,每周单休。“因为公司产品订单量比较大,所有人都是单休,要保证产品交付。”

 入职前,他对月薪的期待值是7000元,“现在每月都在6000~8000元之间,基本符合我的期望值。”由于他的岗位是计件制管理,忙的时候月薪还能更高。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着产业链企业技术升级以更快的速度迭代。“入职两年多,感觉一直在学习”,赵强盛说,自己岗位涉及动力电池的总装,要对各部分进行综合质量保障,涉及到具体参数的测试和调整,比分项生产岗位需要更多的综合知识和技能。

为此,他参加了公司日常工作中多种技术培训和线上班组长的实操培训,还和老师傅一起研究技术难题,辅助完成产品制造。

“我以前对制造业的概念就是‘打螺丝’”,他笑着说,但是入职华霆动力后才发现,现在制造业的不断智能化,让每个员工都要保持常态的学习和提升,“你不学习,就会被其他人甩在后边。”

来到华霆动力,公司有免费宿舍,只需缴水电费,不过考虑到学习等个人需求,赵强盛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骑电动车15~20分钟即可到公司。每天午饭,他就在公司食堂吃员工餐,公司每月发放定额餐补200元。下班后,他会到租房附近的美食街吃饭,或在菜市场买菜自己做饭吃。

“在现在岗位再工作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可以往工程师的方向努力。”赵强盛说,新产品试制验证部门可以说是华霆动力综合性的技术枢纽部门,在这里工作让他快速学习到更多的技术知识和技能,“愿意继续干下去。”

赵强盛是个做事细心的人,这是他给同事们留下的印象,“肯吃苦、能啃‘硬骨头’。”大家对他的评价很高。班组负责人介绍,赵强盛和一般的员工不同,不局限只完成公司交给的任务,还能独立排查总装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调整、修改建议,主动积极辅助前端做好细节调整和质量把控,这对于动力电池电芯成组、总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有利于公司产品整体质量的提升。

“我本身就是学工程管理专业的,又对新能源汽车感兴趣,希望能够成为这行里的技术能手。”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 通讯员 姚岚 吴城虎 史春蕾 文/摄)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