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齐聚镇江 探索人才“镇兴”秘钥
来源:合肥网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7-24 17:37:07

7月22日上午,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央广网、新华网、澎湃新闻、浙江在线、安徽日报等20余家国家、省主流媒体齐聚镇江,开启“主流媒体看镇江,人才‘镇兴’享荣光”采风活动。记者深入镇江的多家企业,探索这座城市人才招引的“秘钥”。

QQ截图20230724173414.png

借力高校“最强大脑” 赋能企业创新转型

7月22日上午,在位于丹阳市的鱼跃集团大数据中心,记者看到,大屏幕中国地图上闪烁着一个个蓝点。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当前接入鱼跃集团大数据平台的医院,通过平台可以实现远程读片、病例数据分析等功能。

数字化转型,是鱼跃集团通过创新技术实现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7月14日,该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鱼跃医疗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约为13.79亿元-14.97亿元,同比增长75%-90%。

产品迭代更新,离不开人才的加盟。“鱼跃的人才与创新战略一直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建立了完整的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的整体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引进高层次的领军战略性人才,和国内的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培养了一批中层骨干技术人才,在开发创新性产品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具有再创新能力的人才团队。”鱼跃集团副总裁袁振说,目前集团已建立了一支学科结构齐全、人才梯队合理的约2200余人的创新人才团队,其中,博士和高级职称人才100余人,核心成员包括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中科院百人、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镇江“金山英才”顶尖人才、“丹凤朝阳”顶尖人才等高层次人才30余人。

“企业对外合作和交流的渠道是相对固定,我们每年都会跟随着镇江、丹阳两级组织、科技部门‘走出去’,和北京、上海、武汉、成都等地高校科研院合作,另一方面组织部门每年也会邀请高层次人才和科研院所到镇江和丹阳,发掘企业需求,碰撞合作的火花。”袁振笑着说。记者注意到,仅去年一年,鱼跃集团便与三所高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包括和东南大学共建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和江苏大学签订校企产学研合作协议并揭牌成立实习实践基地,和南京邮电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共建实习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带来双赢局面。优秀学府在人才和科研方面的优势,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和专业领域的提升方面带来强大的推动力,企业也可以为高校提供更好的科研平台,让高校学子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近两年来,丹阳市以深入推进人才“镇兴”行动为总揽,持续加大人才工作投入、纵深推进人才工程改革,成功创成“国家级创新型县(市)”和全省首批“创新型示范县(市、区)”,2名人才成功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8名人才入选省“双创计划”创新创业人才,18名本土人才成功入选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

地处长三角腹地的丹阳,面对周边南京、常州等大城市人才“虹吸”效应,缘何能在人才招引工作上频频出彩?袁振从鱼跃集团的人才培育上给出了答案。“丹阳秉持着‘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原则招引人才,只要是人才的创新成果在丹阳进行产业化、实现商业化,都能享受人才补贴。”袁振告诉记者,丹阳政府部门一方面鼓励企业在市外设立研发中心,另一方面和企业一起在市外设立人才“飞地”,帮助企业进行技术研发。目前,丹阳已在北京、上海两地设立人才“飞地”。

QQ截图20230724173437.png

风起江中明珠 才聚青春之岛

“我刚毕业的时候,大全集团每个月发放1500元生活补贴,同时扬中市政府每半年也会发放人才补贴,每个月也是1000多元。”毕业于江苏大学的田祝是南通人,如今在大全集团担任电气工程师,也在当地安了家。

大全集团作为电气、新能源、轨道交通领域的领先制造商,是中国电气工业领军企业十强、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全集团拥有员工13000余人,其中,研究生近200人,本科近4000人,高级职称(含高级技师)约250人,中级职称(含技师)1600余人。“新员工入职之后,我们采用三级新员工培养体制,首先是集团级的培训,主要是一些集团介绍、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培训;第二级培训就是制造公司层面,主要做内部组织架构、生产制造流程方面培训;第三级培训就是师带徒,会为每一个新员工指派一名专职的师傅,给新员工以全方位的关注和关心,此外我们还会匹配优厚的福利和薪酬。”大全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黄佳鑫说,该集团每年引进培养中级职称和本科以上学历人才约200人,与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南京大学等30多所知名高校合作累计培养出100余名工程硕士。

QQ截图20230724173501.png

作为国家级示范见习基地,近两年来大全集团共开发岗位300个,吸纳270人参加见习,留用见习人员224人,平均留岗率达83%。在大全集团的见习生,享受与正式员工一样的餐补、免费住宿等福利,见习工资并靠大学生员工试用期工资。留用的见习生还可以拿到1500-5000元的一次性安家费。“经过积淀,很多高校毕业生已经进入管理团队或者成为技术等领域的骨干力量。”黄佳鑫笑着说。

大全集团对人才的渴求,是江中岛城——扬中求贤若渴的真实写照。扬中民营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长期以来求人倍率高于1。对此,该市推出以“江雁计划”为支撑的“1+X”人才政策体系,出台“才聚江洲”系列人才新政,近三年来先后赴南京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开展招才引智活动130余场次,引进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近万名,累计引育智能电气、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高层次人才(团队)200余个。扬中市级“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发放公积金提额、租房补贴、就业见习等补贴超2000万元,引进落地项目注册总资本近3亿元。同时该市打破岛城的地理壁垒,设立扬中市首块人才飞地——扬中(杨浦)飞地孵化中心,与上海电力大学等10家高校、4家机构共建研究生双创实践基地,成立产教融合联盟,累计联合培养专业技能型研究生20余名。

“扬中对我们生活的关照是很到位的,所以希望更多的人才加盟扬中。”田祝说。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剑)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