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特别策划】披荆斩棘的兵哥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3-07-31 18:12:54

编者按:火热军营,精兵“亮剑”。在“八一”建军节前夕,记者来到武警安徽总队滁州支队。训练场上,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近年来,武警安徽总队滁州支队持续探索清单式“成长+”计划,培养出了一批理想信念坚定、训练成绩优异、专业技能突出的典型代表。他们有离开基层即夺得总队参谋业务考核桂冠的机关参谋杨日红,也有进军新媒体说唱军营的“网红班长”林蒙,还有从零基础苦练成“金勺子”的炊事大拿尹梦杰……新时代的军营,他们披荆斩棘,在考验中成长,在追逐强军梦中施展才华、实现抱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迸发强大的力量。

“业务精兵”苦练业务强本领

武警安徽总队滁州支队参谋部少校参谋杨日红:

“努力到感动自己,拼搏至无能为力”

“努力到感动自己,拼搏至无能为力。”这是武警安徽总队滁州支队参谋部少校参谋杨日红时常激励自己努力奋斗的话语。

去年7月,杨日红从基层主官被调到机关工作,他深知,离一名合格参谋还有很大差距。今年2月,支队安排杨日红去参加参谋业务集训,他心里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正好可以借助此次集训提升业务水平,忧的是参谋业务基础几乎为零。

刚到集训队的第一个课目就是作战勤务标图,这让身为小白的杨日红完全无从下手。“第一天上完课就感觉理解得相当吃力。”杨日红告诉记者,为能赶上学习进度,当晚他就挑灯夜战,才勉强把第一天学习的内容消化掉。

随着后面的课程越来越多,学习的节奏也越来越快,愈发感到吃力。

“家人是我最大的动力,每次想到妻子一个人带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我做出的牺牲,我便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时常学到次日凌晨将近1点钟。”在练习手工标图的过程中,别人花2小时就标好一张图,而杨日红常需要3个多小时,只为了标得更好一点,标准更高一点。为了记住标号,他随身都揣着一本标图规定,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拿出来翻一翻,多记一个标号、多理解一个标号的含义,集训结束下来,那本标图规定也被他翻看得破旧不堪了。杨日红的努力也得到了初步的回报,第一次标图测试,他考了90分,也是集训队中为数不多几个达到优秀成绩的。

刚刚取得好成绩没多久,一道晴天霹雳落在了杨日红身上,他的父亲确诊癌症。正当他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时,妻子告诉杨日红,她会照顾好父亲,父亲是癌症早期不用担心,并且父亲还叮嘱他别多操心,专心学习、干好工作。有了妻子的这颗定心丸,杨日红又重新全身心投入到了集训当中去。

参谋业务还有一门基本技能就是文字录入。“我以前只是写材料时打打字,所以第一次录入测试就不及格,但考核中这个科目是个硬科目,非常重要。”杨日红说,为提高文字录入速度,他抓住每天的零散时间来练习打字,比如课间休息的10分钟、中午和晚饭的小块时间、每天晚上睡觉前半个小时、周末节假日其他人休息他就带着电脑到教室练一天打字,集训期间没有一个周末节假日是休息的。2个月下来,杨日红已经能打到每分钟接近100个字了,考核的时候他更是打出了将近120个字,取得了满分的成绩。

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所有的课程基本学完准备转入复习巩固的阶段,面对冗杂的理论,没有大块时间专门背记,杨日红就利用饭后途中、体能训练后、射击训练间隙、躺在床上睡觉前等零碎时间背记理论。就这样,2本2万多字的理论汇编他前后背了好几遍,最后理论考核考了90多分。

“最后的考核,由于心理有一点负担,加上临考紧张,第一天考实弹射击的时候,本是自己的强项,却没有发挥好,至少丢了1分。”杨日红说,为不影响综合排名,后面每考一个科目都是拼尽全力、竭尽所能,哪怕3公里多快1秒,仰卧起坐和器械多做1个,也要去拼。

最终,杨日红取得了单位第四、个人第一的好成绩。总结表彰前一天晚上,集训队组织站位彩排,杨日红记得当时在训练基地门口的“四有”牌前,看着大门外昏黄的路灯,下着蒙蒙细雨,回想集训的过程,他眼睛不禁有一点点湿润。“说实话这3个多月感觉过得确实很苦,但也是非常充实、非常值得的。我相信,每个人只要肯努力、肯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有收获的。”

“网红班长”说唱军营播放量破亿

凤阳中队政治指导员林蒙:

“成长是一次次从0到1的突破”

“呼叫小林班长!”在网络平台上,众多网友留言喊话的“小林班长”是武警安徽总队滁州支队凤阳中队政治指导员林蒙。在网络平台上,他以说唱rap的形式解读军营热点,打造了“小林班务会”系列视频火爆“出圈”。

“我觉得成长是一次自我意识的醒悟。”林蒙告诉记者,上大学的时候,宿舍有一位学长,平时喜欢研究机器人还会利用业余时间学编程、做实验,并参加校外的专业比赛。他通过自学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他也为这一刻足足准备了4年。“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反思我想要什么,今后需要做什么。林蒙说,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玩过游戏,在学习专业知识之余开始练习演讲与口才,学习新闻写作,并且开始接触摄影摄像。

2020年3月,林蒙主要负责支队的新闻和文化工作。“当时总队新媒体,特别是抖音短视频可以说百舸争流,各个单位都在发视频、抢流量。”据林蒙介绍,当时各单位的视频拍摄没有固定的视频结构、没有固定的出镜人物,这样的视频对观众来讲缺乏粘性,视频点赞量和播放量情况如何,全看运气。是甘于就此平庸还是创造特色?林蒙选择了后者,他在办公室潜心摸索抖音传播规律,了解观众观看喜好,经常一研究就是到凌晨。最终林蒙结合自身实际,选择“班长”这一接地气的角色,以召开班务会、说唱rap的形式解读军营热点,打造了“小林班务会”系列视频。

“现在‘小林班长’系列视频在全网点赞量超过千万,播放量已经上亿,可以说‘小林班长’确实出圈了。”林蒙坦言,他觉得成长就是敢于完成一次次从“0”到“1”的突破。

“在部队里面我们常听到一句话,对部属最好的关爱就是在成长进步方面的关爱,特别是我在担任基层主官后,我对这句话的感触尤为深刻。”林蒙告诉记者,今年5月份,他们中队采用视频连线家人送祝福的形式,组织了一次集体生日活动,在最后寿星家属发言环节,他听到最多的就是“感谢”和“放心”,感谢中队对他们孩子的培养。今年,林蒙所在的中队引导官兵积极制定军旅目标,去选择“要干什么”,完成一次自我意识的醒悟,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林蒙看来,军旅就是一次大成长,战友们在军营里都有所方向,有所突破,有所成长,他也希望未来可以为强军梦贡献独属自己的力量。

辗转于各个操作间苦练炊事技能

“00后”炊事班班长尹梦杰:

“最快乐的事就是做饭给战友吃”

武警安徽总队滁州支队执勤一大队机动中队炊事班班长尹梦杰有一本“流水账”,这本流水账里记录着部队战友们每餐每道菜的剩余情况。

为什么要记录这样的“流水账”?尹梦杰告诉记者,只有观察记录官兵用餐情况,才可以掌握大家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下一次订菜,就做大家都喜欢的菜。

尹梦杰是江苏扬州人,一名00后。可能大家会疑惑,为什么一个00后会这么快成为一名炊事班长呢?据机动中队的炊事员王凌云介绍,第一次见到尹梦杰是在新兵连,那时候他还是一个普通的小胖子,甚至还不会做饭,下队后他主动请缨加入后勤,就这样他走上了炊事岗位。

问及为何要成为一名炊事员,尹梦杰告诉记者,对于他而言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做饭给战友吃,战友吃得开心,训练起来就有劲,他就会特别有成就感。当他初入炊事班,发现每天每餐需要给近百人准备六菜一汤,还要做到每天不重样,顿感压力山大。那时,尹梦杰还是一名义务兵,他会用自己的津贴购买原材料制作创新菜,做好了给大家品尝,大家觉得好吃了,他再用伙食费采购回来制作。有一次制作红烧肉,做得有一点糊,他自责的都不好意思去食堂吃饭。

后来,尹梦杰为了练好炊事技能,他辗转于各个操作间,全身心钻进了炊事的世界中,每天跟在老班长后面请教学习,一本厚实的菜谱在他的怀中被翻卷了书角,而他天天挂在嘴边的永远是我不累、这是我应该做的。等到夜深人静时候,完成一天的工作后,他又开始研究新菜品,被大家称作“深夜食神”。

在节日期间举行会餐是部队的一个传统,也是炊事班的一项重头戏。有一天,尹班长听说有个战友想吃家乡菜——扬州炒饭,他便请教扬州本地大师傅,开始研究起了金丝蛋液饭的制作,锅体温度、炒饭配比、配菜点缀,一研究就到次日凌晨,后来他索性就睡在后勤操作间里。次日,大家在惊叹于这炒饭好吃的同时,也发现了他浓重的黑眼圈,虽然他的眼窝愈发深邃、身影日渐消瘦,但他的眼神却更加坚定。

王凌云告诉记者,尹班长常常牺牲休息时间教授他各类烹饪方法,经过这几年的学习,他也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炊事小能手。去年过年,王凌云想着已经两年没回家看看了,想为家里人准备一份年夜饭,让家里人看看他的进步。尹梦杰就主动要把回家过年的机会给他。王凌云当时就说,“你每年都谦让,入伍到现在没回家过一个年,这次肯定得回。”可尹班长却说,“过年大家都想回家看看,但作为炊事班班长,我得保障留队的兄弟们,让他们在部队的年夜饭吃得更好。你们回去陪父母吧!”

据王凌云回忆,那年,他们都没回家与家人团聚,而是共同为战友们做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在他们看来,回家做饭的机会以后有的是,而与战友们共同并肩的机会却就只有这几年,谁也不确定错过了这次年夜饭以后还有没有机会。

尹梦杰入伍五年来,多次被评选为“四有”优秀个人,他经常出征比武考核训练场,多次担任教员,为支队培养了多批出色的炊事员。尹梦杰说,他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是组织培养了他们,只有把激情与热情注入于事业,才能成就理想、完成梦想!

维修“小能手”军营里的“四小工”

来安中队二班战士杨芮:

“我庆幸成为了一位被需要的人”

在军营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桌椅门窗为伴,以电线扳手为侣,解官兵之所需,他们是军营里的维修能手——“四小工”。

杨芮就是武警安徽总队滁州支队来安中队二班战士,从成为一名警士开始,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四小工”的岗位上。部队里的“四小工”就是指泥瓦工、水电工、园艺工、土木工。“这个岗位,我可以最直接的保障到战友们的生活,小到螺丝钉,大到整个营区,都有我的足迹。”杨芮告诉记者,他时常会在营区里走一走看一看,走访每个角落,把看到的问题记在本子上并及时进行维修,把安全工作做踏实就是他的使命,绝不让安全隐患威胁到他情同手足的战友。

“我庆幸,后来我成为了一位被需要的人。”杨芮说,本以为他可以一直这么知足地干下去,可是2021年11月份他的右眼却意外受了伤,他现在的右眼是假的。“当时我以为是小伤,去医院简单处理一下就能在我热爱的岗位上继续工作,可当听到医生对我的诊断时我呆住了,眼睛,保不住了。”杨芮回忆称,顿时他的世界里是一片茫茫的黑暗,他胸腔中翻涌的热血也瞬间变为了无尽严寒。

那段时光是杨芮军旅生涯中最阴暗的时光,一次在过马路时因为他的右眼视野受限差点发生车祸。“我被眼前疾驰闪过的车影吓呆住了,愣了片刻,耳朵隐约还听到货车司机对我的谩骂,我开始做什么都不自信了,怎么也开心不起来,我开始浑身充满了负能量。”

然而,就在那时,杨芮的身边出现了一缕缕光芒向他照来,不知不觉间他的世界重新变得明亮了起来。杨芮回忆称,有一次夜间执勤,他作为领班员,带领哨兵交接哨。下岗楼时,他的眼前突然一片漆黑,看不清楼梯的台阶,差一点就踩空从楼梯上滚下去,战友张飞军看到后立马将他拉过去背在身上,背着他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走下了台阶,“从那一刻起我的内心感到热流涌动”。

在准备去做手术的前一晚,杨芮敲开了指导员的房门,指导员看到是他,立马停下了手头的工作询问情况,他们从深夜一直聊到天亮。杨芮说他始终都记得指导员告诉他,“没有遇到挫折,永远不会懂得自己的力量有多强大;痛苦是人生的拐杖,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杨芮,我相信你是一个强者!”从那时起,杨芮决定要做自己生命里的强者。

如今,杨芮没有像刚受伤时那样消沉,反而是战友们的鼓励帮助让他更加珍惜军旅,更加坚定自己要为单位的建设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也总该要给善待我的军营一个交代。”如今,他依然干着中队“四小工”的工作,负责营区内的修修补补。同时,作为军人,杨芮深知最不能落下的还是军事训练,虽然受了伤但那不是放松训练的理由,不能给单位拖后腿。“训练是要练的,本领还是要学的,因为战场需要的是能完成任务的战士。”每次当汗水沁入眼角时杨芮都是一阵剧痛,他用力闭紧眼睛暗自发誓,“我可以我能行,我不要成为战友们的累赘。”

“现在眼睛虽说伤了,可身心能感受到外界给予我的馈赠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我热爱这滚烫的生活。”今年,支队又全面提升官兵能力素质,让大家军旅有目标、进步有计划、学习有途径。指导员征求我们每个人意见,与我们共同制定计划。杨芮也给自己定了计划,例如减肥增强体能,这些也都为他以后能继续留在军营打下基础。(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静文 通讯员 汪凯  陈致远)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