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首批“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授牌仪式在合肥市青年路小学举行,仪式结束后,青年路小学师生代表走进军民共建单位安徽省军区某通信中队,观摩中队荣誉室,聆听精武故事,感悟榜样力量。今年初,该通信中队被军委国防动员部党委批准授予集体一等功,安徽省军区党委隆重举行通信中队庆功授奖大会,并作出向通信中队学习的决定。
血脉传承“永不掉线”
“工号牌,是独立执勤的象征。今天,我把它交给你。”2022年12月1日,在通信中队退伍老兵欢送会上,工号牌交接仪式与向军旗告别仪式同步进行。接过老班长的工号牌,上等兵王璐信心满满。这一幕是中队传统,也是血脉传承。
通信兵是技术兵种,中队技术骨干不仅有独立的“工号牌”,还有各自的专业训练、故障排除心得笔记本,被官兵视若珍宝。2020年,原无线分队长张付胜转业,他把当兵16年来压箱底的训练秘籍整理出来,毫无保留交给接班人吕晓琳,并带他反复讲演,还反复询问“我讲清楚了没有、你学会了没有、我再教你一遍?”
“有一次我独自值班,突然接到上级指令,要求迅速完成一项陌生业务,当时我慌了,后来想起机房有老班长留下的‘传家宝’,赶紧查看,果然找到类似解决方案,让我顺利完成任务。”现任无线分队长吕晓琳说,这样“传家宝”在中队还有不少,都是一代代业务精英的智慧结晶。
官兵有信仰,连队有力量。该中队原政治指导员潘悦告诉记者,回望中队70多年光荣史,党支部一班人坚定传承:用强军思想聚魂、使命任务聚心、光荣传统聚气,把官兵团结成一块精神整钢,像英雄前辈那样,做让党放心的千里眼、顺风耳。近年来,中队先后获得全国级荣誉2项、战区级荣誉3项,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1次,在新征程上不断书写新的辉煌。
全时待战“永不掉线”
“要心细,不能出错!错一个码,没准就会对未来战场产生重大影响。”中士郭威早已出班,当他看见新同志接触工作报手发抖时,就想起曾经的自己,想起无线专业教员周会熵的话,“每个通信兵心里都有一杆秤,就是迅速、准确、保密、不间断,一字一码,千军万马。”
通信保障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无论是日常实操,还是比武考核,中队党支部始终坚持从难从严、实战实训,坚持训到极限、练到极致,确保全时待战、随时能战。
机关干部在通信中队蹲点发现,中队官兵有“备份”习惯。架设专线至少配备两条可随时替换的保护线路;为保证电源不间断,除蓄电池间接通UPS备用电源,还备用柴油发电机,即便不常用也要常维护。此外,人才、预案、手段等皆有备份。“通信保障随时可能发生意想不到情况。备份就是备战,有备方能无患。”分队长于谦介绍,2020年7月,他参加战区抗洪指挥所通信保障,因机房温度过高,引发线路起火,幸亏有“备份”,通信保障瞬间切换、畅通无阻。
“无形战场是不确定性王国,通信兵身在兵位,心为战谋。”该省军区机关参谋告诉记者,中队党支部带头践行“通信主通、永不失联”,始终把服务备战打仗作为第一使命,把保证通信畅通作为第一责任,把“备份即备战”作为第一要务,上级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叫到哪里就通到哪里。近年来,中队官兵出色完成军委领导视察、抗洪抢险救灾、重大演练集训等通信保障任务60余次,从未出现通信失误、失联。
创新发展“永不掉线”
新排长吴婉约刚到通信中队,打扫卫生时发现在宿舍楼找不到拖把。原来,中队官兵习惯用抹布擦地板、擦窗台、擦楼梯。吴婉约起初不理解,老班长告诉她,用抹布擦得更仔细、更干净。吴婉约后来觉悟,小小抹布,是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传承,是关注细节、磨砺品性、更接地气的重要载体。
服务追求细致、工作力求精致、保障务求极致,这种过硬作风在中队体现在方方面面。无论抓什么工作、搞什么活动,大家都想着争第一,挂横幅必须整整齐齐、没一丝皱纹,泔水桶必须刷得干干净净、没半点异味,就连平时搞卫生都跑着抢工具,甚至爬楼梯也要快过别人。
在中队党支部面前,遇到困难只许前进、不许后退,通信保障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正是这种精武标准、职业要求培塑了官兵攻坚克难、不胜不休的精神品质,锤炼了团结奋斗、永不懈怠的过硬作风。任何人融入其中,就会被同化、受感染。
下士石干之前负责工程维护,2020年7月单位整编后,已服役5年的他被编入无线分队,像新兵一样从头开始学习报务。在基础训练中,他咬紧牙关克服困难,很快找到学习训练方法,敲电键考核他4分钟打完200组,顺利结业出班。
坚强堡垒“永不掉线”
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通信中队,党支部一班人处处身先士卒、人人以身作则。军事训练,干部站排头,主官带着练;重大保障,战士没撤回,干部不离开;排除故障,任务没完成,干部不休息,成为一道与众不同的风景线。
原中队党支部书记潘悦熟练掌握多项专业技能,2021年在直属队干部军事训练考核中名列第二,连续两年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党支部副书记韩风雨2021年任职后,坚持与战士一起训、一块练,一年不到就成为程控和光端专业的行家里手。大家服气道:“干部带头做到,战士就没有做不到!”
干部冲在前,党员打头阵。现任政治指导员李箐介绍,中队现有37名共产党员,每个党员所在岗位都是放心岗、标兵岗、红旗岗。“一号台”值班任务重、压力大,班长易莉与副班长刘明雪长期“两班倒”。有一次,刘明雪外出学习,易莉连续40多天值守机房,从不讲困难、毫无怨言。易莉说,工作任务越重,党员骨干越要高标准,肩膀扛得住,责任担起来。
优秀成习惯,优良靠一贯。在党支部带领下,中队党龄、兵龄最长的带头干最苦、最累、最危险活,哪里任务重、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骨干站出来、顶起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