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金夺银!安徽“00后”小将胡凯闪耀成都大运会射击赛场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8-01 13:20:22

8月1日,成都大运会射击项目在成都市射击体育学校举行。在上午9:00举行的男子10米气手枪资格赛中,来自合肥师范学院2021级体能训练(现役运动员)专业学生胡凯以第1名的成绩进入决赛。在随后的男子10米气手枪决赛中,胡凯以总分240.4环的成绩夺得冠军。当日早些时间,在男子10米气手枪团体决赛中,胡凯和队友徐展翼、张秉琛组成的中国队以总分1742-61x环的成绩获得银牌。

胡凯(中)男子10米气手枪决赛

起步较晚 却在赛场大放异彩

胡凯是一名年轻的“00后”小将。2002年,他出生于安庆市。与其他专业运动员早早就开始专业训练不同,直到2017年,即将参加中考的胡凯被前往学校招生的安庆市射击队相中,才正式接触到了射击这项运动。

2017年2月,胡凯进入了安庆射击队。仅仅两年后,他就在全国射击协作区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华东区分站赛)中,用60发子弹打出了585环的优异成绩,并因此获得“全国运动健将”称号。那一年的他只有17岁。同年,胡凯就被输送到了安徽省射击队集训。

加入省队之后,胡凯不断出现在各大赛事的赛场上,并多次在国家级赛事上夺得桂冠。

2021年5月,胡凯在全国射击锦标赛(手枪项目)比赛中,与队友姚千寻以17:9的成绩力克拥有已入选奥运参赛阵容的国家队选手林月美、张秉琛的福建一队,勇夺金牌;9月,在第十四届全运会上,胡凯又获得了射击男子10米气手枪冠军,并因此获得了年底前往国家队集训的机会;今年2月,他在2023年全国射击(步手枪项目)冠军赛(陕西西安)男子10米气手枪项目中再夺桂冠;6月,他与队友姚千寻再次夺得全国射击锦标赛10米气手枪混合团体项目金牌。

2021年,胡凯进入合肥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学习,是该院与安徽省射击运动管理中心共同培养的射击运动员。在第十四届全运会结束后的一次采访中,胡凯曾说:“我们的生活就是训练,一年365天不松懈。作为一名运动员,要争分夺秒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唯有努力拼搏,成功才会眷顾,你才会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胡凯(左)男子10米气手枪团体决赛

发挥稳定,大运赛场一举夺冠

在胡凯曾经的比赛生涯中,有过许多“惊心动魄”的时刻。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男子10米气手枪个人赛资格赛中,胡凯仅以3个10环的优势并列第八涉险杀入决赛;今年二月的射击(步手枪项目)冠军赛(陕西西安站)男子10米气手枪项目,胡凯以第七名的成绩涉险晋级第二阶段排名赛;排名赛中胡凯与世界冠军等名将同场竞技,最终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进入决赛并获得金牌;但本次大运会中,胡凯发挥稳定。在结束前面6轮的射击后,胡凯以仅领先韩国选手LIM Hojin0.5环的成绩进入最后的冠亚军争夺。在最后一枪中,胡凯开枪射中9.2环,随后,韩国选手LIM Hojin射中9.4环。最终,胡凯以领先0.3环、总分240.4环的成绩拿下他比赛生涯中的又一枚金牌!

赛前,安徽商报记者曾就胡凯的训练情况采访了他在省队的教练杨开美。

杨开美表示,比赛中,对队员充分信任是她一直坚持的导向,无论最后情况如何,都会肯定他的拼搏精神,所以比赛中她的心是坦然的。“每次比赛后的第一时间,我们都会及时总结,找差距,发现不足点,为今后的训练做好针对性的训练提出要求,达成一致,当然也会给予鼓励,肯定他的努力。”此外,杨开美介绍,胡凯在比赛时曾出现成绩有时会不稳定的情况。为此,作为教练,她一直都在运用相关手段对其不断地演练。“现在胡凯在比赛中对这样的情况解决得还是不错的。”

扎实成长 天赋+努力造就少年英才

今年二月,在胡凯再次夺得全国冠军后,胡凯在安庆市射击队时的启蒙教练王斌曾接受了采访。

王斌在采访中提到,在得知胡凯获得金牌后,他的心情很激动,但并不觉得惊讶,因为他认为胡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胡凯的天赋很高,要不然出成绩也不会这么快。”不仅如此,他的外在条件也好:胡凯小时候学过钢琴,身材匀称,尤其十指修长,胳膊伸得直。“当时,经过一段时间试训之后,胡凯展现出了与其他孩子的不同之处,慢慢脱颖而出。”王斌认为,在射击项目上,胡凯可以说是一位领悟力很强的天赋型选手。

除此之外,他还很努力,肯下功夫。“胡凯平时训练就非常勤奋刻苦,天赋加勤奋才有效果。”王斌说,胡凯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就是愿意钻研。“他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训练过程中,他有什么问题就会主动提问,并且听取教练的意见然后改正,这是现在很多运动员都缺少的。”平时的训练中,胡凯遇到困难挫折就会主动跟教练交流,一步步在基本功上把自己学会的技术抓牢。“他成绩的起伏比较小,就是因为他抓得比较实,成长的过程扎实。”

此外,记者也了解到,明日(8月2日)下午,胡凯还将与队友张绮共同参加10米气手枪混合团体的比赛。他们的成绩,本报将在成都的赛场持续关注。

(安徽商报成都大运会特派记者 常诚 记者 刘晓然 实习生 尹林乐欣)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