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有个村子叫道口村。虽然大部分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它的名字,但它却是如今淮北名副其实的集体经济“第一村”。
2014年,道口村被列为贫困村,17年脱贫,当时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道口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孙其龙刚来的时候,个别办公室里连风扇都没有,电脑也是老式的“大屁股”电脑,那是2018年。然而,短短几年时间,道口村集体经济收入就从2018年的27万元提升到2020年的214万元。2021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231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万元,在全市名列前茅。2022年,凭借发展旅游产业和良种培育,道口村集体经济达到256万元。“我们今年的目标是村集体收入突破300万元。”孙其龙信心满满。
园区一角(图片由濉溪县摄影家协会提供)
道口村东距镇政府5公里,西临世界文化遗产隋唐大运河柳孜遗址2公里,背靠柳江口文化园和花海二期,343国道穿村而过。下辖7个自然村,现有村民1033户、5155人,其中脱贫户44户,耕地面积9300余亩。近年来,道口村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抓手,坚持党建示范引领,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短板”,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打好产业发展、资源盘活、模式优化“组合拳”,赋能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
园区内的打铁花(图片由濉溪县摄影家协会提供)
道口村依托生态、农业、文化资源优势,将乡村旅游业发展与生态农业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业科技观光体验旅游与都市农业休闲健康养生,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打造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柳孜码头遗址、柳江口文化园,厚植隋唐运河文化内涵,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精心打造花海、旅游纪念品公司、恐龙园、荷塘月色、蒙古风情园、草莓采摘园等文化旅游综合体,采用“公司+商家+大户”合作形式,壮大集体经济,吸纳群众就业,促进村民增收。形成以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生态种养、亲子采摘等为主的网红打卡和摄影基地。
2017年,道口村注册成立了淮北柳丰运河旅游开发公司,村委会控股51%,村民、企业资源融资49%。2018年,合全村之力打造的一期柳江文化园开园,后来又增开了二期千亩花海和三期荷塘月色趣园。孙其龙说,目前住宿的条件还有些跟不上、不上档次,下一步的计划就是发展民宿,争取留住更多旅客。同时,以上几个项目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比如下半年准备发展特色美食街、民俗馆和带有特效、能够体验互动的玻璃栈桥等项目,借此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荷塘月色一角(图片由濉溪县摄影家协会提供)
在趣园内,记者采访到了二期花海的负责人刘学亮。此前,他一直在北京上海做房产,2018年,听说淮北在大力推进城市转型,开发旅游项目,他就回到了家乡,负责千亩花海的招商和园区整体运营。“二期总共占地1200亩,刚来的时候主要是以花海为基础,”刘学亮说,“为了吸引咱们本土的游客,还有周边游客,又建了几个当时的‘网红’类项目,一个是七彩滑道,又建了一个恐龙园,另外又做了一个‘步步惊心’玻璃桥。此外,我们还有皖北这一片没有的国防军事科技园和皖北最大的一个卡丁车的标准赛道。”
今年端午节,园区和旅游公司合作,打造了“端午奇妙夜”的烟花灯光秀,并进行打铁花等非遗表演,每晚园区游客可达一两万人。前来园区游玩的,不仅是淮北本地人,周边的宿州、包括河南的开封、商丘、洛阳等地,都有人慕名前来。刘学亮介绍,这其中很多人都是被园区的卡丁车项目吸引。
荷塘月色(图片由濉溪县摄影家协会提供)
而荷塘月色的负责人种刘备,之前则是在工地上做一些工程类的项目。06年时,他流转了80亩地从事莲藕种植,后来村里有了这个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项目,在村镇领导的沟通下,他扩大了种植面积,用500亩田打造了如今的荷塘月色。除了旅游收入和园区内的餐饮业之外,种刘备说,荷塘还能变废为宝,荷叶荷花都能成为收益。“进入7月份,基本上荷花就开始盛开了,一直持续到9月,整个两个月期间是我们的荷花期,采用旅游收入、旅游项目带动乡村旅游。等到9月,荷花季节一过,到了成熟期之后,莲藕陆续就要上市了,供应到各大批发市场,我们就有产品效益。有时候莲藕滞销,我们又自己引进设备,把它发展为进一步深加工,做纯藕粉、荷叶茶、莲子心之类的在园区内作为特产进行售卖。”
种刘备向记者展示他的产品
对于园区的定价,种刘备说,园区在白天是全部敞开不收费的,只是在旁边的停车场收取10元的管理费。周六、日,园区内会举办大型的演出,因为演员的舞台费用较高,所以17:00之后会收取10元的门票,且1米以下的儿童也是免票的。此外,园区内也提供游船服务,一艘船可以乘坐6-7人,收费是60元/艘,具体乘不乘坐、如何乘坐,也由游客自己决定。
下一步,园区将借助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隋唐大运河遗址及柳江口花海一期、二期资源优势,立足园区实际,科学谋篇布局,开展招商引资,对景区升级提质,重点开发建设特色小镇、柳江口美食一条街、明清民宿文化园、蒙古风情园等旅游项目,引爆旅游新热点,助燃产业发展主引擎,努力建设成为苏、鲁、豫、皖旅游观光的网红打卡基地。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 实习生 尹林乐欣)